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懂课堂读懂学生读懂教材二、正确把握学生《读懂数学课堂,促进有效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主编孔企平(一)目标的角度《标准》的“双基”已经变为“四基”《标准》的“两能”已经变为“四能”1、本课的目标是否全面有效的学习往往来自于学生对知识获取全过程的有效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又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情感有着直接关系。学生对学习的爱好,学习动机,自信心,意志……都将直接影响着知识的获取结果。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开发。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的深度与宽度。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的前提。2、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否清晰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经历体验《2011版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情感与态度的培养目标做了如下具体阐述: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2、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3、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4、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5、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我们要明确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并不是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增长而自然发展起来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中,进行长期地、有意识地培养、锻炼、促成,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4、上课过程中是否体现了目标观点之一:如果一堂课没有界外球,那么这样的课顶多算一节中等的课。(二)学生的角度案例一:1、出示购物账单。2、师:你能帮淘气估一估共花了多少钱吗?好,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为淘气估一估吧。(1)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讨论。(2)师巡视,参与不同估算方法的探讨。(3)成果展示,全班交流。3、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出五种估算方法。(二)学生的角度专家认为,读懂学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我们每天都是在和学生的心理打交道,而学生的心理又是个变化而精密的体系,要以心换“心”,多关心学生,读懂学生的“心”,就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要知学生的心,把全班学生的心抓住、读懂,就需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三)教师的角度从某一个侧面来说,课堂教学宛若棋局,无论是双方任何一个棋子的变化,都会引起整盘棋局的变化.走进课堂,就是走进变化.我们要读懂课堂的静与动。课堂的静,就是课前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的教学设计状态;课堂的动,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加入课堂教学之后,所形成的局势变化.如果不考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之后,教学形势的变化,总是将学生理解为备课时所考虑的状态,那么教学就太简单太容易啦。(四)过程的角度2、课堂上是否有合适的认知过程生2:2、课堂上是否有合适的认知过程(五)基本功的角度(五)基本功的角度(五)基本功的角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1、这里为什么要选择“分物体”这样一个情境?2、分物体时为什么要先分2个,再分1个?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关于读懂课堂的补充说明:关于读懂课堂的补充说明:关于读懂课堂的补充说明:关于读懂课堂的补充说明:关于读懂课堂的补充说明:二、读懂学生1)心理特征、认知发展规律与水平2)学生的生活实际、已有的数学活动体验和经验3)实现数学化的要素与过程1)理解学生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2)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3)把目标从“双基”拓展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4)在活动的过程中“读懂学生”,在“四基”并重的基础上真心读懂学生1)引导学生思考、发现2)协调好实践、活动、思考、探究之间的关系3)注重揭示数学本质4)树立基于“全面数学”的教学观关于读懂学生的补充说明:读懂学生之间的差异是读懂学生的基础。课前访谈、课前问卷即人们所说的前测是读懂学生的好方法。三、读懂教材2)要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解读教材读未必懂,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一遍遍的看教材看教参,却陷入了误区和苦恼的困惑。读与懂之间必须有“想”这座桥。多问问自己是什么?即为什么?用什么方法?原来在什么地方?要达到什么地方?当自己能够完全说服自己,回答清楚地时候才走出了读懂的第一步。总之,一节课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广度,是否能挖掘出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否能在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演变历程等等。朱德江老师说:“我们要读懂教材什么?”1)读懂问题情境;(例如:课例中的例题、试一试等等)2)读懂每一道习题;(怎么解决?学生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还有更好的方法吗?)3)读懂教材内容的结构;4)读懂教材的呈现方式;5)读懂教材的旁注、留白。专家说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是改变教材。北师大版的教材都是以情境来展示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