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诗歌创作 大陆当代诗歌发展的第一个时期:1949——1962年。颂歌是这一个时期的主旋律。 政治抒情诗:1950年,石方禹《和平的最强音》;1954年,邵燕祥《我爱我们的土地》;1955年,郭小川《致青年公民》、《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1956年,贺敬之《放声歌唱》、《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 政治抒情诗的特点:1、思想内容上强烈的政治性,以及对诗的政治能力的强调。2、政治抒情诗的艺术结构往往表现为观念演绎的形态。3、重视情感效应。 贺敬之诗歌的特点:1、极其重视诗歌的时代性,紧跟时代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步骤。2、富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3、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是作为阶级、人民与时代这一整体代言人出现的。4、在诗歌形式上,贺敬之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列如:《回延安》信天游民歌形式,长篇的运用楼梯式。等 贺敬之长篇政治抒情诗代表作:《放声歌唱》。《回延安》是一首真情流溢的抒情名篇。 郭小川诗歌特点:1、自觉地追求着时代精神。2、富有深邃的哲理,是革命激情和人生思考的结晶体。3、在艺术上长于采用“感物咏志“的象征手法,这也是体现他艺术个性的一个鲜明特征。4、尝试过各种诗歌体裁。如,楼梯式、半自由体、散曲的短句形式,新辞赋体(《甘蔗林——青纱帐》),等。 长篇叙事诗:郭小川《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严厉的爱》、《将军三部曲》。 第四章散文创作 狭义的散文即抒情性散文,也有人称为“艺术性散文”、“美文”,它是一种注重抒情,突出作品的艺术审美功能的散文。 杨朔散文的特点:1、杨朔提出了诗化散文的艺术主张。具有诗意美。2、善于抓住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个片段发生的联想和想象,使作品的意思得到寓大于小、寓远于近的艺术表现,具有诗的视角。3、注重创造诗的意境。4、非常讲究艺术结构,“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他的散文起笔从生活入手,似乎漫不经心,行文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结尾卒章显志,浑然一体。5、讲究选字用词的精炼。 秦牧散文的特点:1、熔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炉。2、富有情趣性和幽默感。3、语言流利酣畅、简练生动。 三家村:60年代初政治调整时期,邓拓、吴晗、廖沫沙以吴南星的笔名在北京《前线》杂志上开辟“三家村札记”专栏,合写《三家村札记》,“三家村”应此得名。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优秀报告文学集。 刘宾雁《在桥梁的工地上》。 陈其通代表作《万水千山》1954年。革命历史题材剧。 第五章戏剧创作 老舍《茶馆》艺术特色:1、场景选择和场次设计颇具匠心,人物设置也独特而有趣。2、《茶馆》揭示现代中国不同政治形态下社会的混乱、腐朽、不公,政府的腐败、残暴、专制、坏人徒的横行猖獗以及与政府力量的共生。3、《茶馆》将人物个性刻画、民生状况的描写和历史趋向的揭示完美地融为一体,阔大深刻的主题和丰满有趣的形象相得益彰。 “第四种剧本”:超越和突破了工人剧本、农民剧本、部队剧本这三种模式化剧本的另类剧本,出现在1956——1957年的短暂时间内。突破了此前为一定的政治观念而形成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套路和脱离生活的虚假描写,因此可以看作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创作思想和实践的一次超越、批判和否定。代表:《洞箫横吹》(海默)、《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新局长到来之前》(何求)、《被遗忘了的事情》(段承宾)、《桥》(刘川)、《墙》和《葡萄烂了》(王少燕)、《同甘共苦》(岳野)、《还乡记》和《人约黄昏后》(赵寻)、《归来》(鲁彦周)等。 第八章诗歌创作 “地下诗歌”:是指在“文革”中未公开发表(出版),与公开发表的主流诗歌相对峙的、共时性存在并产生文学影响的“另类”文学创作。 老一代诗人和青年一代诗人在“文革”时期的秘密写作钩构筑了20世纪中国新诗史上一段被湮没的辉煌,他们的创作不仅是“文革”地下诗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酝酿了新时期诗歌创作潮流的两种主要流向——“归来者诗歌”和“朦胧诗”。 食指的诗歌基本上采取传统的抒情与结构方式,抒情色彩浓郁,情调忧伤浪漫,语言精致华丽,结构整饬,讲究节奏与格律,富有音乐性和形式美,非常适于朗诵。其诗歌被称为是“白洋淀诗群”与朦胧诗的“一个小小的传统”。 白洋淀诗群: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仅包括在白洋淀插队的知青诗人;广义的还包括白洋淀以外的准白洋淀成员,包括同时期在其他地方插队的北京青年,留在城里的北京青年,后来聚集在民刊《今天》周围的成员,如北岛、江河、杨炼、顾城、严力、田晓青、阿城等。 芒克的诗《天空》,根子的诗《三月与末日》,多多的诗《致太阳.》 第十章散文创作 潜流散文:是指“文革”时期与按照文学规范创作的显流散文相对应的一种散文,受客观环境的制约,他们一般以隐藏的方式进行创作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