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以《孔乙己》为例谈小说的教学小说作品中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的叙述技法等能把广大中学生带入绚烂的艺术世界,使他们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获得美的享受,放松身心,因而小说课教学本应是最让学生喜爱、最有教头的工作。但长期以来却一直存在着一种弊端:重主题形象的思想性解读而轻叙事技法的艺术性剖析。这在鲁迅小说的教学中表现特别突出,从而造成了学生不爱上、老师不好上小说课的尴尬情形。本文将根据自己的认知并结合《孔乙己》一文,谈谈对中学小说课教学的看法。教授《孔乙己》时,重思想性而轻艺术性的表现就是:教师总是无奈于程式化地概括作品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对旧知识分子的毒害的主题、界定主人公清高迂腐与好喝懒做的形象,而对作品是如何揭示这一主题、如何塑造孔乙己形象的艺术技法则极少过问,极少的艺术分析也多流于形式,大而化之。造成这种弊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受中学语文学科自身教育职能的制约。中学语文教学担负着多种教育职能,不但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新“课标”就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借助学科教学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党和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意志的一种体现。长期以来,“中国小说承担了极为繁重的道德责任,教化和劝谕的道德企图使‘故事’成了一种意志的推衍物”。外国小说也同样会表现出一定的思想道德倾向。因此,在小说课教学中,坚持正确的导向,通过对作品主题及形象的分析,弘扬健康进步者,摈弃颓废落后者,用小说对中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但是在具体教学中,这一功能被习惯性地放大了,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小说”之为“文学”的艺术价值,这却是不应该的。其次,受“三要素”小说观的束缚。“三要素”小说观由来已久,一直直接影响着一代代知识者。用“三要素”来界定小说仿佛早已是约定俗成:“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其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大学文学理论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及通行的工具书都沿用这种小说观。但是“三要素”小说观仅是从叙事写人的内容层面对小说进行界定,而没有涉及到小说如何叙事写人的形式层面,因而没能对小说这一文体作出全面的、科学的界定。这种重内容要素而轻形式要素的界定,为中学小说课教学重主题、形象解读而轻艺术技法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事实上,对小说的界定并非“三要素”一论。笔者认为,小说是“以散体文摹写虚拟人生幻象的自足的文字语言艺术”的界定更为合理,因为“这个定义包含小说内容、形式的基本要素构成的四种规定性:叙事性、虚构性、散文性和文字语言自足性”。而“叙事性中含有小说内容的三种具体要素:人物、环境和情节”。这种界定启示我们,在小说课教学中,除了要讲“三要素”,更应该关注小说是如何叙事、如何使用文字语言进行摹写的,而后者正是现在所缺乏的艺术分析。第三,受教师自身意识与知识的影响。多数中学语文教师,一方面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考试与升学意识占统治地位,教学中习惯于传统模式,不敢或不愿主动出新;另一方面对小说研究新成果不够了解,或者无法接受新成果。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现当代文艺理论,为我国小说艺术研究提供了多样的视角,但许多教师对其并不了解或理解不深,当然就无法接受与之相关的小说研究新成果。如果教师缺乏对小说叙述视角、叙述者选择等的真正理解,当然无法对作品的艺术性做细致深入的分析。在《孔乙己》的教学中,不单缺乏对作品艺术性的具体分析,对作品的主题与形象的解读也常是片面的,而缺失前者正是出现后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改变上述弊端,就必须切实加强小说艺术性分析的教学。小说是典型的叙事文学,关注作品的叙事性与叙事技法应该是教学的重要工作。这样做,不光能丰富解读作品的角度,让学生领略作品的艺术美,还能进一步深化对作品主题与形象的理解与把握。根据中学教学实际,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对《孔乙己》作具体的艺术分析。首先,关注叙事视角与叙述者的选择。在以往的中学教学中,人们对作品是如何叙事的关注极少,而在《孔乙己》的研究中,人们早已注意到作品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叙述者的选择等叙事技法。在中国,正是“鲁迅小说开了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先河”,而“其中具有最精粹而又完整的艺术格局的是《孔乙己》”。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在选材上具有唯“我”所用的优势,作者可以依据叙事写人与表情达意的需要,任意截选材料而不受事件发生的具体时空的限制。《孔乙己》正是以“我”在咸亨酒店的见闻截取孔乙己的生活片段加以摹写的,这样有利于作品集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同时也打破了小说叙事的传统结构形态,使其由“时间链”式变为“横截面”式。小说围绕“我”的“笑”和“我”看到的“笑”来叙事,“笑”字在作品中出现十多次,有孩子们欢快的笑,有短衣帮无知的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