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认知语言学下的语言象似性微探论文认知语言学下的语言象似性微探论文【摘要】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迅速发展,它所包含的理论可以解释很多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下的象似性(iconicity)反应的是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也就是说,说话人的话語体现了背后的思维方式。所以本文拟从象似性的三种分类来分析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关键词】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一、引言语言象似性概念最先由美国符号学的创始人Peirce在19世纪末提出,是指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或概念结构之间的自然联系,主要指语言符号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根据象似性的理论基础与特征,很多学者对应不同的语言现象,将象似性进行分类,并且分类方法多样。本文根据Ungerer和Schimid划出的三类象似性,对生活中的常见的话语进行分析。二、语言象似性分析Ungerer和Schimid提出的象似性种类分别是: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与数量象似性。本文将根据这三大分类的特点,联系生活中常见的`语言进行分析。1.顺序象似性。它是指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映照出它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例如:a.Hesqueezestoothpasteoutofatubeandbrusheshisteeth.a.*Hebrusheshisteethandsqueezestoothpasteoutofatube.b.Shegotakeyandopenedthedoor.b.*Sheopenedthedoorandgotakey.例句a中事件的发生顺序是符合自然事件规律和顺序的。而例句a*中听起来很奇怪,因为他们与自然顺序不符。因为我们都是先挤牙膏才可以刷牙。例句b*表述的是先开门、后拿钥匙,这也违反了自然事件的顺序,所以说这句话不合理。这四个例子说明语言表达的顺序要符合自然事件发生的顺序,这体现了顺序象似性。2.距离象似性。指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反映了所表达的概念成分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如果一句话中两个单词的概念意义上关系相近,那它们在句中的位置也离的近。例如:c.thewell-knowncuteChina’spandac.*theChina’scutewell-knownpandac.**thewell-knownChina’scutepandac.***theChina’swell-knowncutepanda这些例句中只有c句可以被人们所理解,但是其它两句没有c句表达的清楚,甚至是不通顺。这是因为只有第一句遵守了象似性的临近性原则。这条原则认为关系比较近的必须靠放在一起。因为大熊猫是只有中国才有的动物,所以China必须直接放在名词panda之前,并表达一种所属关系。熊猫的特征是可爱的、温顺的,所以放在了离panda第二近的位置上。对熊猫的评价well-known则居于离名词较远的地方,它与panda的关系度不如China和cute高。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语言描述是线性序列成分组成的。而在现实中,panda所有的特征都融为了一个单一的个体。3.数量象似性。指语言表达形式的数量和真实世界中物体的数量之间存在着一致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描述的内容多并复杂,那语言所呈现的词语就随之变多。反之亦然。例如:d.Theoldmansaid:“youaresokind.”e.Theoldmansaid:“youaresososo…kind!”在例句d中单纯的表达了老人心中的想法。但是在例句e中,重复用了三次no,甚至更多,这强调了老人可能因为经历某种特殊的事件而产生了特殊的情感。例如老人摔倒,年轻人帮忙扶起;或是老人迷路,路人帮忙送回家等。经历过这些事情后,老人想要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也就是例句e。该句话把老人的情感淋漓尽致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如果将重复的词减少至一个,概念的强调就会明显减弱,使本来十分突出的句子变得平淡普通。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个话语或篇章中出现这种语符,会使其更加生动形象。三、结语本文将象似性的三个类别与生活中常见的话语结合进行分析,发现人们在进行表达时,并不只是单单说出了想法,人们背后的经验结构和概念结构也通过话语体现出来。也就是说,人们在交流时会受到自身的经验结构、概念结构、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根据说话人的需要,将语言的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象似性理论注重的是将语言的内部理据与外部因素相结合。它不仅能解释生活中的话语,还是语音、词汇、语法,甚至是语篇的认知识解方式之一。根据象似性原理,可以发现语言不是枯燥无味的,背后的认知理据很有意义。参考文献:[1]F.UngererH.-J.Schmid,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