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管理分析论文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管理分析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供电可靠要求不断提升,对配电网运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kV配电工程是完善网架结构、提升电网运行能力的重要举措,10kV配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关系到投运后配电网的运行稳定性。10kV配电网工程的特点是“点多、面广、施工周期短”,施工完毕验收当天投入运行,这就要求要进一步强化施工过程管控,以全过程多工序致力于施工质量提高。针对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关键词: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施工管理引言10kV配电网工程中,施工环节是最为重要的,也是事故发生率较多的环节。在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就会导致整个工程出现问题,投入运行的设备存在质量缺陷,无法保证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1.10kV配电网工程管理现状10kV配电网需要根据区域范围内的电能使用情况以及电网运行情况进行配电网建立、维修和改造工作[1]。目前广东省的配电网工程管理模式相对完整,但是在具体运行中,会由于一些细节问题没有到位,或者偶然因素所导致,而使得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受到影响。这就需要在工程施工中针对普遍存在的施工问题强化管理,以确保工程施工有效展开,提高工程质量。2.10kV配电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2.1配电网工程管理中存在着达标过关意识10kV配电网工程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达标过关意识,使得工程施工管理水平难以提升,也严重制约了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工程施工行业竞争的日益积累,如果整体技术水平仅限于达标过关,施工企业很难占据行业优势,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从工程角度而言,工程质量也难以提升。2.2没有对环境加以充分考虑10kV配电网覆盖面广,在工程施工中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广东省一年四季气候温暖,夏季多雨,配电网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如果在施工中没有对环境因素加以考虑,特别是电缆头制作就会存在潮湿、放电等故障,出现施工质量问题[2]。2.3施工方案模糊配电网工程施工要顺利展开,切合实际的施工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的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情况来看,由于配网施工单个项目多,施工方案的编制不够深入,未能根据施工现场实际安排合理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措施、安全技术措施等,导致施工过程未能有效管控。2.4施工人员素质偏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技能、施工管理人员素质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然而目前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点多面广”、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在施工过程及时全部发现和消除质量缺陷,给设备运行带来安全隐患。3.10kV配电网工程管理策略3.1要树立正确的施工管理意识确保10kV配电网工程管理质量,树立正确的施工管理意识是非常必要的,直接关乎施工行为是否恰当。工程施工中,达标过关仅仅是施工基本要求,施工管理意识中,要定位于通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以提高工程质量。3.2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根据施工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比如气候情况、地质特点,施工范围内是否有障碍物等等,都要予以考虑,做到工程施工中对各种环境干扰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施工问题存在。3.3要重视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为了保证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要重视施工方案的制定。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程序应符合要求;施工进度、施工方案及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应符合施工合同要求;资源(资金、劳动力、材料、设备)供应计划应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科学合理。3.4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预控为主的观念,养成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提高项目管理人员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把控水平。4.结语规范施工过程管理,提升工程实体质量水平,配网工程不仅表现在外在工艺的美观,更应注重内在质量的扎实把关。变结果管理为因素管理,变静态管理为动态控制,依靠技术规范要求、程序、方法,使工程建设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实现基建安全零事故,工程质量、工艺水平迈上新台阶,按期、优质完成电网建设任务。参考文献:[1]徐兵.试析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策略[J].消费电子,2013,38(10):156-158.[2]刘洪玮.10kV配电网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0):51.[3]许永盛.浅谈10kV配电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31):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