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年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分析1.需求和供给共同推动汽车座舱升级,座舱正迈入智能化时代需求、供给两端共同推进,赋能汽车座舱智能化升级。需求端:智能座舱从应用场景出发,是消费者最容易感知的智能化体验。消费者从最开始对安全性和舒适性等的生理需求,逐渐发展到现在的情感归属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汽车已不止是出行工具,而是满足消费者多样需求的第三空间;同时随着消费者对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应用场景逐渐分流到车端,智能座舱认可度增加,消费者对智能座舱的支付意愿也得到快速提升。供给端:智能座舱由于技术实现上相对智能驾驶难度较低,且不同于智能驾驶有相对严格的法规约束和等级划分,因此对车企来说更容易实现。座舱智能化升级是汽车智能化进程的重要一环。无论是智能驾驶初级阶段还是无人驾驶阶段,汽车仍具备消费品属性。传感器通过感知外部环境,反馈给汽车“大脑”,座舱是人机交互的重要方式,用户的需求通过座舱反馈给汽车“大脑”,汽车“大脑”结合内外部信息,做出决策后实现安全可靠的驾驶。汽车座舱经历了机械、电子、网联时代,正向智能化时代迈进。20世纪60-90年代为机械时代,座舱主要由机械式仪表盘及简单的音频播放设备组成,物理按键结构单一;2000-2015年为电子时代,小尺寸中控液晶屏与导航功能开始使用;2015年开始进入网联时代,座舱的网联水平与人机交互能力提升,中控液晶屏尺寸变大,但系统产品仍是分布式离散控制。随着智能驾驶和第三生活空间的需求升级,感知、人机交互、芯片性能的技术突破,座舱产品将进一步升级,座舱域控制器、多屏互融和AR等应用会进一步普及,迈入高度智能化阶段。2.中控仪表:受益行业红利+国产替代,产品收入稳步增长1.中控仪表产品量价齐升,预计2025年国内市场达871亿元,CAGR为20%传统中控实现收音机,CD机等娱乐功能,汽车电子功能安全级别较低,一般为ASILA。传统仪表实现显示车速、油耗的功能,安全级别较高,一般为ASILB。中控产品升级驱动力:一方面基于用户对娱乐性需求,中控具有类似手机的娱乐属性,另一方面支持的APP应用增多,性能要求提高,消费者也愿意买单。仪表产品升级驱动力:基于用户的安全性需求,用于显示汽车底盘故障、导航等需求增多,后期更多的智驾功能也会在仪表上显示,大尺寸全液晶仪表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中控、全液晶仪表类似消费电子属性,渗透率不断提升。截止2022年3月,根据汽车之家车型配置统计,2010-2022年度款车型中控、全液晶仪表配置率(配置中控功能的车型数量与总车型数量的比值)提升迅速,2010年度款车型中控、全液晶仪表标配渗透率分别为29.7%、0.1%,2022款车型中控、全液晶仪表标配渗透率分别提升至89.2%、48.8%,较2021年度款分别提升15.1pct、19.7pct。从终端销售来看,2021年全液晶仪表的标配渗透率(具有全液晶仪表功能的车销量与总销量的比值)约为29.1%,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控、仪表向大屏化趋势发展。截止2022年3月,根据汽车之家车型配置统计,2010-2022款车型中控、仪表8寸以上大尺寸屏的配置率均呈现提升趋势。其中2022款车型中8-12英寸中控屏配置率仍占主流,较2021款提升14.1pct至51.5%;12英寸以上中控屏配置率较2021款提升6.5pct至21.6%。而2022款配置了全液晶屏幕的车型中,12英寸以上仪表屏配置率占主流,较2021款提升14.5pct至30.7%;8-12英寸仪表屏配置率较2021款提升2.8pct至10.9%。预计2025年国内中控、仪表市场空间有望达871亿元,复合增速为20%。根据我们测算,2021年中控、全液晶仪表的渗透率约为86%、32%。基于消费的安全和娱乐性需求,假设中控、全液晶仪表渗透率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增长速度随着渗透率提升而逐渐放慢,其中全液晶仪表由于目前渗透率较低,所以渗透率提升速度相对更快,到2025年分别提升至97%、75%。2021年中控、全液晶仪表、普通仪表单价分别设为1500元、1250元、300元,单车价值随着屏机分离、屏幕大尺寸化、软件升级和座舱域控制器升级,呈现增长趋势,传统仪表单价仍维持不变,到2025年单价分别为1929元、1829元和300元;国内乘用车产量增速。综上测算得,2025年中控、仪表市场空间分别有望达491亿元、380亿元,复合增速为15%、30%。2.中控/仪表市场格局:格局相对分散,国产替代加速中控/仪表产品正处于软硬件快速迭代时期,国产供应商有望把握历史机遇实现快速国产替代。国内中控/仪表市场外资供应商主要有博世、安波富、伟世通等国际Tier1企业。此前外资由于与瑞萨、恩智浦、英飞凌等座舱芯片企业长期的密切合作和联合研发,产品竞争力较强。随着汽车座舱智能化升级,更多的消费电子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