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球无线充电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及发展因素分析[图]一、无线充电技术市场规模无线充电技术又称感应充电技术或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指有电池的装置无需借助导电线,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或其他相关交流感应技术,在接收端和发送端使用响应的设备来发送和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而进行充电的一项技术。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电感耦合传送能量,二者之间无需使用电线连接,因此无线充电器及用电装置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数据来源:公共资料整理HYPERLINK"http://www.chyxx.com/research/201910/791898.html"\h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无线充电行业市场投资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报告》无线充电具备多重优势,未来市场空间广阔。与传统有线充电相比,无线充电在安全性。灵活性和通用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市场空间巨大。预计到2024年,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每年出货量将超过12亿台。全球无线充电市场在2016年的市场规模约34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会增长至14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27%。目前已有的无线充电技术包括电磁感应式、磁共振式、无线电波式、超声波式、红外激光式和电场耦合式。数据来源:公共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共资料整理无线充电相比有线充电具备三重优势无线充电的优势解释安全性采用无通电接点设计,可有效避免触电风险电力传送元件无外露,不会被空气中的水份、氧气等侵蚀,不会有在连接与分离时的机械磨损及跳火等造成的损耗灵活性随放随充,无需插拔数据线,可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充电没有多条电线互相缠绕的麻烦,简洁美观不用占用多个电源插座,可实现一对多充电通用性有线充电接口众多,包括安卓阵营的MicroUSB,Type-C及苹果的Lightning接口,无线充电兼容统一标准设备进行充电,无需担心手机品牌的不同。数据来源:公共资料整理无线充电产业链包括方案设计、电源芯片、磁性材料、传输线圈和模组制造五大模块。其中,磁性材料在整个无线充电成本中占比21%,在整个物料成本中占比约50%以上。数据来源:公共资料整理二、未来发展趋势1.5G时代即将到来,万物互联拓宽应用场景万物互联时代下,无线充电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能支持高达100万个/平方千米的连接数密度,有效支持海量设备接入,是万物互联时代的一组通信标准。万物互联时代下用电设备数量实现数倍增长,不同设备采用不同标准的充电接口,为这些装置供电将成为一大挑战。无线充电采用统一的充电标准,具备方便、安全、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同一无线充电底座能同时为不同设备充电,省去携带多种充电线材的麻烦;随放随充的特点有助于实现设备的碎片化充电,用户能在办公室、咖啡馆、机场、快餐店等场所轻松方便地获得电力支持。据了解,部分麦当劳、星巴克已在门店提提供无线充电服务,宜家也开始布局无线充电家具,无线充电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车载无线充电是重要的无线充电场景之一。汽车车载无线充是一种高频的无线充电使用场景,它通过将无线充电装置固定在汽车内表,无需频繁插拔充电线即可为智能手机提供电力,可极大改善车主使用体验,增加行车安全性。目前车载无线充电可分为前装和后装两种方式,前装也叫预安装充电器,是汽车在出厂前就预装好的无线充电装置,一般位于扶手箱、中央储物盒位置,手机放到充电装置上即可完成充电;后装也称售后市场充电器,是在汽车出厂后为紫车额外加装充电支架等装置来实现无线充电,安装位置不固定,可安装于空调通风口、汽车中控台等位置。数据来源:公共资料整理车载无线充电具备较高实用价值,因此具备广阔应用前景。根据数据,约45%的消费者希望在汽车内使用无线充电,近年来旺盛的下游需求推动车载无线充电渗透率不断提升。以前装无线充为例,根据数据,截至2019年7月中旬,国内市场累计有1238个车系,其中支持手机无线充电的车系有161个,占比13%,每个车系包含几款到几十款车型不等;2018年通过Qi认证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前装和后装)全球出货量超过1200万台,同比增长达101%。在无线充电大趋势下,无论是前装还是后装,都还有较大的发展渗透空间。数据来源:公共资料整理2.无线充电技术日趋成熟,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电磁感应技术仍为目前主流无线充电方案。按工作原理进行划分,目前无线充电主要包括两大技术分支,一是以Qi标准为代表的电磁感应技术,另一个是以Airfuel为标准的磁共振技术。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技术通常用于小功率效率充电,充电效率在80%至95%左右,常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小家电等低功耗便携式设备。该设备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弊端,如传输距离较短,位置要求严格,使用的两个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