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养老产业前景如何_中国养老产业投资分析报告HYPERLINK"https://www.zhiyanzhan.cn/report?product_id=5829"\h养老产业是为生命长期健康、幸福实现的各种产业和研究提供的服务;养老产业就一定是通过各种生命研发、科学研究、生产应用提供保持和延续生命活力的全方位针对性联通服务。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养老产业进入深度转折期,正式进入养老全产业链发力起始年。养老政策战略性加码,养老红利加速到来。2021年养老政策总基调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十四五首年,国家层面连续发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举措,明确十四五期间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培育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至此,养老产业进入“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新阶段,养老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环境2022年正式迎来老年人口高峰,人口老龄化进入新周期,从快速发展阶段开始转向急速发展阶段。自2022年开始,老年人口正式迈入以“60后”为代表的低龄老年群体规模式增长——未来五年新增1.18亿人(年均新增2360万人);同时开启在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群体的现有人口基础上,未来五年实现人口翻倍。在人口加速变革的当下,未来康养市场消费潜力将进一步被激活。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发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正式进入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托育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等一系列目标明确列入“十四五”规划纲要。2021年国家全面启动养老产业化、体系化政策发布,重点围绕核心产业、支持产业、辅助产业的深化改革与产业培育,启动各细分领域产业扶持政策与产业试点。进入2022年,在目标政策导向下,各地方将加快推动各产业细分领域的政策扶持与落地实施。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2021年发布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低龄康养需求加速到来,未来五年将年均新增低龄老年人2300万人,五年累计新增超1亿人,规模性人口将带动养老消费的变革;另外,长寿时代到来,当前80岁及以上高龄群体规模突破3580万人,未来五年将实现人口翻倍——新增3123万人。同时,未来五年认知症障碍人口规模将达1800万人,空巢老人将达1.45亿人,失能老人规模5000万人等等,不同需求加持下的养老产业市场消费将迎来新变革。根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养老机构数量3.8万个,同比增长11%;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跃升至29.1万个,同比增长76.3%。预计2022年,养老产业规模将突破9万亿元,2025年实现12万亿元。基于2013-2020年养老相关宏观与产业数据,结合动力学模型,预测未来养老产业规模,2022年养老产业规模将达到9万亿元,2025与2030年将分别突破12万亿元和20万亿元。根据2020-2030年养老产业规模数值计算,2020-2024年养老产业规模复合增长率为8.9%,而2025-2030年养老产业复合增长率为10.8%,意味着未来五年养老产业将提前完成产业孵化,转而迈入产业爆发期。中国养老产业企业发展模式2021年各类企业积极进入,纷纷布局养老领域。2021年养老领域新进入企业众多,围绕四类企业展开,分别为央企/国企类(中康养投资、苏州康养集团、深圳幸福健康产业集团、珠江实业等)、险资类(友邦人寿、招商信诺人寿、交银人寿等)、房企类(星河湾集团、香港佳明集团等)、其他类(格美集团、九芝堂、农米良品、兴动生物科技等)。聚焦探索养老七大模式,形成多条“康养产品线”。2021年企业养老投资主要围绕四大类产业+七大类投资模式+21条康养产品线展开。其中,七大投资模式指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综合养老、旅居养老、医护产业、支持产业和辅助产业。如房企聚集“照护+医疗+产业配套”三大类型,险资企业聚集“保险+医养服务”两大业态,运营商重点围绕养老运营管理输出等。其他类企业专注养老产业链深度融合。如适老化改造、医疗照护、健康管理、医疗健康、养老用品、康复等细分领域纵深发展。2022年地方性国有企业将加快入场,聚焦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2021年陆续发布政策,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至此地方性国企/央企陆续组建成立,集中区域资源发力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如中康养健投、苏州康养集团、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深圳幸福健康产业集团、北京康养集团等等。中国养老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养老具有“投入多、产出低,周期长、风险高、回报慢,盈利弱”等特点,养老行业用地难、融资难、盈利难等痛点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医养融合、医保异地结算、长护险互认、以及养老结构性方面等”问题尤为突出,养老产业痛点与矛盾突出,行业仍需进一步变革。2022年行业痛点应对政策将持续发布,深度攻克关键痛点领域。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