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案例分析南漳县实验中学邓仕锐紧张忙碌的中考复习备考工作已近尾声,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精心备课,课堂上精讲精练,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结合复习教学中的几个案例谈谈对提高初中数学课教学效性的几点看法:一、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创设真实、有效地教学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充分说明了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重要性。案例1在复习一次函数及其图像时,我选择了下面的题目:某块试验田里的农作物每天的需水量(千克)与生长时间(天)之间的关系如折线图所示.这些农作物在第10天、第30天的需水量分别为2000千克、3000千克,在第40天后每天的需水量比前一天增加100千克.(1)分别求出≤40和≥40时与之间的关系式;(2)如果这些农作物每天的需水量大于或等于4000千克时,需要进行人工灌溉,那么应从第几天开始进行人工灌溉?【评析】1.设计意图:本题进一步结合实际问题背景研究稍复杂的函数表达式的求解问题,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图象信息获得一次函数表达式,实现图象向表达式的转化,这样通过例题2的复习,学生将从数、形不同的侧面认识一次函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本题让两名学生板演并且我有选择的两种解法的同学来做,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当x≥40时y与x之间的关系式的求法一种是直接由在第40天后每天的需水量比前一天增加100千克得到y=100(x-40)+3500,另一种解法是根据(40,3500)然后由题意再重新找到点(41,3600)根据待定系数法可解。其中有一名女同学在解方程组时出现了错误虽然后面方法正确但还是得不到正确结果。提醒学生注意解题的准确性。3.对于应用问题的审题我是引导学生阅读分析题意,找出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图像(线段)→一次函数;分析一次函数表达式求解的方法(待定系数法)从而分析题目中的关键条件两对自变量与函数对应值。小结: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表达式说明:由学生来进行总结待定系数法的一般步骤,我引导学生补充相关的注意点。我们在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应该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材料,这样的情景无疑会显得比较空泛,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就应该鼓励学生多加留心,注意积累,这样才不会“境”到用时方恨少。二、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结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获得结论的同时,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开发,潜能得到发掘,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而学生的这一认识过程是教师无法取代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案例2在本学期一次模拟测试中,我们设计了一道证明圆周角定理题目:在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大小关系时,如图1所示:因为∠AOC是?ABO的外角,所以∠AOC=∠ABO+∠OAB,又因为OA=OB,所以∠OAB=∠OBA;即∠AOC=2∠ABO,所以∠ABC=1∕2∠AOC。请你帮这位同学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情况吗?如果请你在图2、3中画出图形,猜想结论又将如何,并请你说明理由。这道题源于教材,我们选该题的目的是在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中,强调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的考查。考前预计中等以上的学生应该能顺利的作出来,但从考后反馈的情况看出乎意料,得分率很低,两种情况都能证明出来的只有20%左右的学生。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不少老师的在教学中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对为什么要这样证及如何转化还是一知半解,没有充分领悟其中的证明思想与转化策略。因此对于书上的重要定理,不但要会证明,而且要求学生能说清它的思路,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方法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2.老师往往只是按照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来进行设计,缺乏换位思考,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与思维方式,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脱节。我认为,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概念教学要展示概念教学形成的过程,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学习,从“模仿型”学习向“创造型”学习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数学知识的基础才能牢固,数学素质的发展才能全面,主体精神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实在课堂上。以上我仅从几个方面探讨了数学学习过程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但是教学策略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我们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学校的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只有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行为,合理运用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才能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