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5011651A(43)申请公布日2022.09.06(21)申请号202210814110.6(22)申请日2022.07.11(71)申请人雄安创新研究院地址071000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保静线智绘未来科技园雄安创新研究院(72)发明人徐佳张智强王颖赛武佳凝冯昆鹏(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65专利代理师魏志恒(51)Int.Cl.C12P19/14(2006.01)C12P19/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54)发明名称一种利用芦苇高效制糖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芦苇高效制糖的方法,涉及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机械预处理:将芦苇加水浸湿,用双螺杆挤压揉丝机进行机械预处理;S2化学处理:将S1所得芦苇用碱液处理;S3生物酶解:将S2所得芦苇用清水冲洗至清洗液中电导率低于1ms/cm,再用纤维素酶处理,得糖液。本发明通过机械和化学联合处理后,可有效的脱除芦苇表面的蜡质层,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常压低浓度化学品用量下木质素的去除率达75.6%,增加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与生物酶的接触面积,与未处理的芦苇相比总糖转化率提高5.5倍。水解后的糖液经过精制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发酵或食品、药品等领域,该方法具有能耗低、效率高、污染小等优点。CN115011651ACN115011651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利用芦苇高效制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机械预处理:将芦苇加水浸湿,用双螺杆挤压揉丝机进行机械预处理;S2化学处理:将S1所得芦苇用碱液处理;S3生物酶解:将S2所得芦苇用清水冲洗至清洗液中电导率低于1ms/cm,再用纤维素酶处理,得糖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芦苇高效制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0芦苇粉碎和S4糖液精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芦苇高效制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以芦苇干重计,所述芦苇与水的质量比为1:4,所述浸湿时间为12h;所述双螺杆挤压揉丝机的螺旋开口组合为24mm+22mm+16mm+14mm,螺杆转速100‑300r/min,处理温度为75‑9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芦苇高效制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双螺杆挤压揉丝机的螺杆转速为100r/min,处理温度为90℃。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芦苇高效制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以芦苇干重计,所述芦苇与碱液的质量比为1:8‑1:15,反应温度为90‑95℃,时间为1‑4h;且,所述碱液的质量浓度为4%w/w‑6%w/w,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芦苇高效制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以芦苇干重计,所述芦苇与碱液的质量比为1:10,反应时间为2h;且,所述碱液的质量浓度为4%w/w,所述碱为氢氧化钾。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芦苇高效制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将芦苇清洗后挤干,加入清水,调节pH至4.6‑5.0,再加入芦苇干重3%w/w‑5%w/w的纤维素酶,50℃酶解48‑72h;酶解时以100‑20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其中,所述芦苇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10‑1:20,所述芦苇的质量以干重计。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芦苇高效制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调节pH至4.8,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芦苇干重的4%w/w,酶解时间为48h,酶解时以15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其中,所述芦苇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10,所述芦苇的质量以干重计。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芦苇高效制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S2所用碱液以及S3所用纤维素酶回收再利用。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芦苇高效制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0将芦苇粉碎至3‑5cm,再用水清洗除尘脱杂;所述S4将S4所得糖液进行初过滤使糖液和料渣分离,再用陶瓷微滤膜进行精过滤除去不溶性固形物,然后用有机膜超滤将纤维素酶蛋白和大分子有机物与糖液进行分离,随后通过活性炭脱色和离子交换柱脱盐,最后蒸发浓缩至总糖含量为40‑60%,得精制糖。2CN115011651A说明书1/6页一种利用芦苇高效制糖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利用芦苇高效制糖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农林废弃物是一类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其来源于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进行再生。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各类农林废弃物约11亿吨,然而其利用率实际上不超过50%,除了用于还田、动物饲料、造纸和少量用于生物能源外,多数被焚烧或浪费,并造成环境污染。[0003]农林废弃物的主要组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