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5521924A(43)申请公布日2022.12.27(21)申请号202211253597.1A01H6/46(2018.01)(22)申请日2022.10.13(71)申请人吉林农业大学地址130000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72)发明人孙文献南楠李大勇孙良鹏黄智程姜珉璇(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箐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6105专利代理师丁晓惠(51)Int.Cl.C12N9/12(2006.01)C12N15/54(2006.01)C12N15/82(2006.01)A01H5/00(2018.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5页(54)发明名称一种正调控水稻抗性的类受体蛋白激酶OsIFBR1(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调控水稻抗性的类受体蛋白激酶OsIFBR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述基因OsIFBR1在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中的应用;通过转基因方法在植物中过量表达所述基因。敲除所述OsIFBR1基因得到的突变体更易感病,通过表达所述OsIFBR1基因得到的转基因植株更抗病,因此所述OsIFBR1基因可正向调控水稻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本发明有利于水稻广谱抗病品种的培育,为后期筛选高抗水稻品种提供依据。CN115521924ACN115521924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正调控水稻抗性的类受体蛋白激酶OsIFBR1,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述基因OsIFBR1在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中的应用;通过转基因方法在植物中过量表达所述基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调控水稻抗性的类受体蛋白激酶OsIFBR1,其特征在于,通过表达所述基因OsIFBR1的方法包括利用非特异性启动子CsV表达OsIFBR1基因的CDS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调控水稻抗性的类受体蛋白激酶OsIFBR1,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水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调控水稻抗性的类受体蛋白激酶OsIFBR1,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性为抗稻瘟病菌和白叶枯菌引起的植物病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正调控水稻抗性的类受体蛋白激酶OsIFBR1在调控水稻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所述基因OsIFBR1,获得敲除突变体osifbr1;通过非特异性启动子CsV表达OsIFBR1的CDS序列获得过表达植株;OsIFBR1过表达(OsIFBR1OX)转基因植株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表现为抗性增强。2CN115521924A说明书1/7页一种正调控水稻抗性的类受体蛋白激酶OsIFBR1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调控水稻抗性的类受体蛋白激酶OsIFBR1。背景技术[0002]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高产稳产对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白叶枯病是由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引起的细菌性枯萎病,是世界上对水稻危害最大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一般可致水稻减产20%‑30%左右,严重可达50%,发病范围遍及世界各稻区,在亚洲地区尤为严重,在我国华南稻区危害较为严重。稻瘟病是由稻梨孢病菌(Pyriculariaoryzae)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可引发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该病为通过气流传播的流行病,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危害程度因品种、栽培技术以及气候条件不同有差别,世界各稻区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目前在农业生产中,防治这两种病害的主要手段是利用抗病品种,然而病原菌毒性的变异,经常造成品种抗性的丧失。因此,培育广谱的抗病品种迫在眉睫。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因其周期短、效率高而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育种,挖掘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相关基因,利用转基因育种技术改变抗性相关基因表达,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种质资源创制和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0003]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kinases,RLKs)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跨膜蛋白激酶,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光形态建成,以及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一般RLKs由胞内区(Cytoplasmicdomain,CD)、跨膜区(Transmembranedomain,TM)和胞外区(Extracellulardomain)三部分组成。往往通过细胞外结构域识别病原物的相关分子模式,激活下游免疫反应,例如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