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10)授权公告号(10)授权公告号CNCN102913708102913708B(45)授权公告日2014.07.23(21)申请号201210392594.6(22)申请日2012.09.27(73)专利权人江苏远通波纹管有限公司地址225506江苏省姜堰市娄庄镇江苏远通波纹管有限公司(72)发明人孙守龙(51)Int.Cl.F16L51/00(2006.01)审查员陈莎莎权权利要求书1页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自平衡式套筒补偿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平衡式套筒补偿器,它包括动内管、左轴封、外壳、内轴封、阀控管、静内管、空心管和肋板。所述外壳内置的内轴封由均布的阀控管径向定位支承,阀控管两端分别贯穿内轴封和外壳管壁并作密封连接,端部外露的阀控管构成对内轴封在线补充填料通道。所述动内管和静内管均为两节同轴直管,一节管壁上均布旁通孔,另一节为盲管。静内管以盲管一端与内轴封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外壳右端密封连接。动内管以盲管一端从外壳左侧插入到内腔中直接与静内管盲管端相套合,形成由内轴封密封的平衡腔,空心管沟通平衡腔。本发明以平衡腔自动吸收管道盲板推力,对安装条件要求低,简化管道支架结构,显著减轻用户配套成本。CN102913708BCN1029378BCN102913708B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自平衡式套筒补偿器,它包括动内管(1)、左轴封(2)、外壳(3)、内轴封(4)、阀控管(5)、静内管(6)、空心管(7)和肋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为两端束节的直通圆管,内轴封(4)同轴内置在外壳(3)内腔中段由圆周上均布的阀控管(5)径向定位支承,阀控管(5)两端分别贯穿内轴封(4)和外壳(3)管壁并作密封连接,端部外露的阀控管(5)构成对内轴封(4)在线补充填料通道;所述动内管(1)和静内管(6)均为两节同轴直管,动内管(1)两端口径相等,中间由内置左隔板(1.1)轴向密封相隔,在左隔板(1.1)左侧同一位置环管壁均布3~6只旁通孔(A)沟通外壳(3)内腔,左隔板(1.1)右侧一节为盲管结构;静内管(6)为两节直径不等的直管,它由内置右隔板(6.1)轴向密封相隔,在右隔板(6.1)右侧同一位置环管壁均布3~6只旁通孔(A)沟通外壳(3)内腔,右隔板(6.1)左侧一节为盲管结构;动内管(1)和静内管(6)上的每只旁通孔(A)内壁两侧顺轴向固定连接肋板(8)构成加强结构;静内管(6)以盲管一端与外壳(3)内腔中的内轴封(4)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外壳(3)右端密封连接;动内管(1)以盲管一端从外壳(3)左侧插入到内腔中直接与静内管(6)盲管端相套合,形成由内轴封(4)密封的平衡腔,动内管(1)左端与左轴封(2)配合构成滑动密封副;所述空心管(7)一端贯穿右隔板(6.1)并作密封连接,另一端从静内管(6)右端伸出沟通大气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式套筒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内管(1)管壁上均布的旁通孔(A)总面积和静内管(6)管壁上均布的旁通孔(A)总面积相等,该面积值大于动内管(1)内孔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式套筒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内管(1)管壁上均布的旁通孔(A)和静内管(6)管壁上均布的旁通孔(A)均为矩形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式套筒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内管(1)内置的左隔板(1.1)和静内管(6)内置的右隔板(6.1)均为弧顶外凸结构,两者面积相等。2CN102913708B说明书1/2页自平衡式套筒补偿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安全装置,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套筒补偿器。背景技术[0002]传统的套筒补偿器具有结构简单、承压能力强、轴向补偿能力大等显著特点,所以在城市热力管道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管道补偿装置结构特征属于非约束型,此结构产品运行时存在较大值的盲板推力。盲板推力对管道具有破坏性,工程中为了防御配套套筒补偿器的盲板推力,通常采用加固支架的方法应对。此种被动式措施虽然有效,能够抵挡盲板推力的冲击。但是,为此建设坚实的支架土建工程量大,基建成本高,占地大,从而增加用户的配套成本。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主要解决套筒补偿器存在盲板推力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密封严密、轴向补偿灵活、安全可靠,能够消除盲板推力的自平衡套筒补偿器。[0004]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0005]自平衡式套筒补偿器,它包括动内管、左轴封、外壳、内轴封、阀控管、静内管、空心管和肋板。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外壳为两端束节的直通圆管,内轴封同轴内置在外壳内腔中段由圆周上均布的阀控管径向定位支承,阀控管两端分别贯穿内轴封和外壳管壁并作密封连接,端部外露的阀控管构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