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186108A(43)申请公布日2018.06.22(21)申请号201710948362.7(22)申请日2017.10.12(71)申请人天津市鹰泰利安康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地址300384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华苑产业区(环外)海泰发展四道11号2-2-208,401-403(72)发明人刘邝朋杨中元李红刚韩玉(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代理人杨慧玲(51)Int.Cl.A61B18/1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附图7页(54)发明名称多极双向高压陡脉冲放电系统及放电方法(57)摘要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多极双向高压陡脉冲放电系统,包括控制端、高压模块、脉冲产生模块、电极组合控制模块和至少两个放电电极针,控制端控制高压模块、脉冲产生模块和电极组合控制模块,脉冲产生模块产生正、负脉冲,放电电极针与电极组合控制模块连接,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极针两两电极间正负极不断交替变换放电。本发明创造放电电极针之间实现双向脉冲放电,使有效不可逆电场尽可能的包裹肿瘤组织,减少消融盲区,增强治疗计划的有效性。CN108186108ACN108186108A权利要求书1/1页1.多极双向高压陡脉冲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端、高压模块、脉冲产生模块、电极组合控制模块和至少两个放电电极针,控制端控制高压模块、脉冲产生模块和电极组合控制模块,脉冲产生模块产生正、负脉冲,放电电极针与电极组合控制模块连接,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极针两两电极间正、负极不断交替变换放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双向高压陡脉冲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放电的两个放电电极针之间的放电电压参数为1500V/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双向高压陡脉冲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极组合控制模块包括分别与脉冲产生模块连接的高压正极(801)和高压负极(802),放电电极针并联设置,放电电极针分别通过左、右两侧的开关与高压正极(801)和高压负极(80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双向高压陡脉冲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放电电极针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三个,两个放电电极针之间的距离为1.5cm,两者之间的电压为2250V。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双向高压陡脉冲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针的数量为三个或者四个或者五个,相应的放电电极针成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排列、等腰梯形分布,每两个放电电极针之间的距离为1.5cm,放电电极针之间的电压为2250V。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双向高压陡脉冲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针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放电电极针成正五边形分布,每两个放电电极针之间的距离为1.7cm,放电电极针之间的电压为2550V。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双向高压陡脉冲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针的数量为六个,放电电极针的排布分为间距为1.5cm的矩形或者间距为1cm的矩形,相应的放电电极针之间的电压为2550V、1500V。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双向高压陡脉冲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端与高压模块之间通过隔离电路连接。9.一种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多极双向高压陡脉冲放电系统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放电电极针与放电电极针之间为组内双向放电,脉冲产生模块产生一组正、反向依次交替的脉冲,相邻的放电电极针之间按照一个正相一个反相的方式放电。10.一种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多极双向高压陡脉冲放电系统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放电电极针与放电电极针之间为组间双向放电,在一组的脉冲内放电电极针的电相保持不变,脉冲产生模块产生全部脉冲均为正向放电的一组脉冲,接下来的一组脉冲均为反相放电,之后再重复这一过程以此递推至完全放电完成。2CN108186108A说明书1/6页多极双向高压陡脉冲放电系统及放电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创造属于治疗肿瘤的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极双向高压陡脉冲放电系统。背景技术[0002]不可逆电穿孔(IRE)是一项有关肿瘤非热消融的新兴技术。该项技术通过电极发送一组高压电脉冲在组织中形成电场,使细胞膜发生不可逆电穿孔,从而使得肿瘤细胞凋亡。[0003]不可逆电穿孔(IRE)已经成为应对肿瘤和其他非癌症病理的非热治疗新兴手法。此方案通过直接植入或者放置在病变组织周围的电极传送一系列短且强的电脉冲,在电极之间形成电场,改变细胞膜的跨膜电位,一旦跨膜电位达到阈值,在细胞膜上就会形成电穿孔,随着电场继续增大,将会导致细胞不可逆电穿孔,使细胞发生凋亡。同时,由于陡脉冲作用时间极短(微秒级别),其产生的热效应往往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对组织产生热损伤。[0004]在以往单向脉冲试验中,往往会发现一个现象,在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