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探析海绵城市建设及发展研究引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城市建设密度过高城市中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四通八达钢筋混凝土充斥了大部分现代化城市建设覆盖了原有的土壤表面让城市无法“呼吸”这就是近年来一些大中型城市遭到暴雨侵袭之后“城内看海”现象频频出现的主要原因。暴雨过后城市的硬化路面导致降雨地表径流量大量增加雨水裹挟着地面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地下管网然后排入湖泊河流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这不仅仅是单一的排水系统不合理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城市在开发建设中忽视了生态让其失去了原有的“弹性”。1概念所谓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把城市比喻成一块巨大的海绵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的将其吸收储蓄渗透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雨水净化功能可以有效补充地下水;当城市需要用水时可将储蓄的雨水释放出来合理利用恢复水资源在城市中自然迁移的特点。2问题及背景迄今为止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0%这标志着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迈入到一个城市化的工业大国。然而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使得原有土壤表面被大面积覆盖城市绿地稀缺据统计仅有20%~30%的雨水能够正常下渗地下。传统工程式管道的排水方式使城市对天然雨水资源的再次利用率低于10%这严重破坏了城市发展与大自然共存共荣的均衡形势。“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在2012年被首次提出事实上与之前中国推行的生态弹性城市异曲同工。都是要将物理科学中的“弹性”与“可塑性”的概念应用于城市生态建设之中。习总书记也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强调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问题是要利用自然力量去排水把有限的雨水留住并且加以再次利用实现自然存积、渗透和净化的目的。2014年11月《指南》发布;2015年4月2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公布。3建设方法措施3.1设计理念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是视雨洪为友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在我国面对雨水和洪水所秉持的观念就是快速排水泄洪似乎排泄的越快就越安全完全没有将雨洪视为宝贵资源再利用的意识白白浪费了天然的水资源。在这种形势下不能及时排走的雨水往往会造成城市内涝等问题这与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形成了鲜明矛盾。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做的就是扭转旧观念尽快摒弃传统城市规划设计理念通过建设城市海绵体的方式实现雨水在城市与自然中的正常循环。3.2技术措施1)渗透技术。屋面径流是建筑雨水径流的直接来源。我国屋面的建设大多采用没有渗水蓄水性的“灰色”材料每逢降雨屋面的雨水直接流向地表增加了地表雨水径流量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城市给排水设施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的负荷。因此可把建筑屋顶改为种有植被的绿色屋顶降雨时雨水既可以经过屋顶实现初级净化又可减少屋面的径流总量。绿色屋顶着重强调生态学意义对降落到屋面的雨水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传统城市道路硬化面积占比高达75%。降雨时封闭的道路表面阻碍雨水正常排入地下在地面形成大量积水产生城市内涝现象。为改变逢雨必涝的现状城市应改建成透水铺装道路这种会“呼吸”的道路材料一般采用生态透水混凝土能够使雨水迅速渗到地表平衡城市排水系统并有效减小排水管网的负担。同时可以起到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的作用。2)储蓄技术。水是生命之本。中国是人口大国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虽多但人均水资源却十分紧缺。因此将雨水看作资源通过收集、净化和存储等措施使天然的雨水得到多次利用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还可以控制降雨径流对城市引起的负面影响。城市建设打破了原有的地形地貌无法正常排入地下的降雨汇集在地表无法再次利用大量水资源就被白白浪费掉了。雨水储蓄技术正是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把雨水资源储存起来从而实现再次利用。蓄水池一般设置于城市地下降雨时雨水可通过道路两旁的溢流式雨水口排入地下的蓄渗设施并将雨水暂时蓄留其中超过蓄水池储存能力的雨水会慢慢排入排水管网。储存在蓄水池中的雨水通过净化设施的处理可以实现二次利用如用作生活用水(冲洗马桶)、汽车冲洗等等。地下蓄水池的设计能有效减少年径流总量也符合与洪为友变废为宝的雨洪管理思想。雨水湿地是最天然的“蓄水池”其作用与人工储蓄系统类似不仅可以储存降雨还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能力。3)调节技术。调节技术主要是调节降雨的水量和水质。其主要的调节设施是调节塘。降雨过后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排入设置于地下的雨水调蓄设施经过净化处理回用于绿化浇灌和道路冲洗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调节塘可通过合理的设计增加其渗透功能收集的雨水慢慢入渗土壤通过土壤和植物的过滤作用使之得到净化同时也补充了地下水资源。4)传输净化技术。植草沟从形态上来看类似于一个下凹式植有绿色植物的雨水传输沟渠。只在雨季用来传输、净化雨水平时有较少积水甚至是没有积水的。它具有建造费用低长度宽度不一运行管理简单等特点是天然的“净雨沟渠”。降雨经植草沟的传输排入下凹式绿地或者景观水体水体中的污染物经植被的过滤得到净化达到了绿色传输初级净雨的目的。生态护坡和植被缓冲带的作用是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