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3367017A(43)申请公布日2021.09.10(21)申请号202110750682.8(22)申请日2021.07.02(71)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地址650000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昆明理工大学(72)发明人黄建洪林益超董泽靖田森林胡学伟赵群(74)专利代理机构昆明同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53214代理人张玉(51)Int.Cl.A01G17/00(2006.01)A01G2/10(2018.01)A01G24/10(2018.01)A01G24/22(2018.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54)发明名称一种高海拔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方法,所述方法是先将高山杜鹃从海拔为4500m左右的地区移植到海拔为3500m左右的温室里种植,再将种活的植株进行扦插繁育;接着将扦插存活的植株移植到室外,通过人工保温、补水等方式对其进行户外适应训练,直至植株存活;最后再将存活的植株移植到海拔为4500m左右的地区,再次对植株进行户外适应训练直至植株存活;本发明高海拔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方法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人为或者自然因素造成的生态难以恢复的危害;本发明方法仅需少量高山杜鹃植株进行扦插繁育,不会对该地区的生态造成影响,保温过程选取当地的牛粪、青稞秸秆,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CN113367017ACN11336701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高海拔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海拔为4500‑4700m的地区移取20‑30株高山杜鹃至海拔为3500‑3700m的地方,在温室条件进行种植,待植株存活后进行扦插繁育,先将插条进行修剪,再将其插入弱酸性扦插基质中直至存活生根;S2、接着将步骤(1)中存活生根的插条连同基质移植至室外提前准备好的基质中,对其进行户外适应训练直至插条度过适应期并存活下来;S3、接着将步骤(2)中存活的植株连同基质移植到海拔为4500‑4700m的地区,种植在基质上,对其进行户外适应训练直至植株度过适应期并存活下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海拔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插条插入扦插基质深度不小于2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海拔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插条为从长势良好的母本材料上剪取新生直径在0.6‑0.7cm的半木质化枝条为插条材料,剪为5cm的茎段为插条,顶部保留1片完整叶片,保留顶芽,插条有2个节点,下端修剪为马蹄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海拔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3)中所述植株连同的基质大小为7cm×7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海拔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扦插基质为珍珠岩、牛粪、黄沙混合得到,其混合比例为1:2: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海拔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弱酸性为矾肥水调节pH至4.5‑5.5;所述矾肥水配置为硫酸亚铁:油粕:人粪尿:水=1:2:4:70,置于大缸中在日光下暴晒30天。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海拔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温室条件为扦插基质含水率为50%‑60%、空气相对湿度80%‑90%、温度为20‑2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海拔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3)中所述基质为尾矿、牛粪、青稞秸秆、团粒剂、聚乙酸乙烯酯混合物;其中步骤(2)中基质混合比例分别为35:19.97:45:0.02:0.01,基质厚度为4‑6cm;步骤(3)中基质混合比例为25:24.97:50:0.02:0.01,基质厚度为5‑8c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海拔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3)所述户外适应训练包括在表皮铺设一层大小15cm×15cm黑色地膜、每三天浇一次水、一个月施一次肥。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高海拔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矿粒径为2‑4mm、牛粪粒径为2‑5mm、青稞秸秆长度为4‑7mm。2CN113367017A说明书1/6页一种高海拔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生态恢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海拔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方法。背景技术[0002]高海拔生态脆弱区具有内在不稳定性特征,是一种在外在因素干扰下极易遭受损坏但是恢复难度较大的地域类型。在空间格局中,社会环境封闭,对环境资源依赖程度高,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人地关系紧密但十分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较低的土地承载能力使得该区域难以承受大规模的人为干扰,如长期干扰或者不节制利用会造成土地生产力持续降低,严重的情况可能会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