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摘要: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极富才华和个性的现代女作家。她的作品尤其是小说蕴涵着一种深沉的悲剧意识。特别是她的那些触及女性生育和死亡的作品,更是被女性主义艺术奉为女性表达女性性别的经典。萧红始终把关注和表现的目光放在处于苦难下层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上。另一方面,揭示女性的隐秘世界尤其是女性生育苦难,萧红也把关注的视野投向女性这一群体,使小说弥漫着一种浓重的悲剧意识。本文意在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悲剧意识及对女性隐秘世界的揭示,来寻求萧红作品中悲剧意识产生的原由,并进而站在女性的立场感悟更为隐秘、更为女性的身体世界、生命世界、情感世界。最终目的是为了唤起社会对女性人格尊严的重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个"红颜薄命"的天才女作家。她仅以三十一岁颠沛流离、短促悲凉的生命,留下了风格独特的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创作总字数近百万字,显示了不可多得的艺术才情和创作生命力。萧红也是一个极富才华和个性的现代天才型女作家。近年来其作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越来越引起国内外评论家的重视。萧红以《跋涉》为标题的短篇小说集走上文坛,开始了她个人生活跋涉、情感跋涉、精神跋涉相交相融的文学之路,她以中篇小说《生死场》在文坛上立足,受到鲁迅及左翼文学界的极大关注,以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撑起她独具特色的抒情小说的文学旗帜。《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两部作品成为解读萧红艺术世界的关键性文本。本文以这两部作品为核心兼及其他作品探讨一下萧红创作具有鲜明悲剧意识的文学叙述。萧红出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生长在日伪统治阴霾笼罩下的东北黑龙江呼兰县破碎的国版图上,生活在那条流淌着泪水与叹息的美丽而又忧伤的呼兰河边。正是由于环境的落后、愚昧、闭塞,致使萧红的文学天地突出的景观是中国北方所特有的旷渺,精悍的自然以及北方人民在艰难的生存条件下的人生状态,特别是女性人生的难言苦痛。同时,作为女性作家的萧红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进行文学抒写,从而又将这种悲剧色彩涂抹到女性隐秘世界的揭示上。她展现人类生活的时候,把一种由于她那么敏感而别人意识不到的苦难的细微之处展现出来。展现得很恐怖、很阴暗、叫人不寒而栗。她是带着巨大的悲悯来展现这种生活的阴暗和苦痛的,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读者。在20世纪的中国女作家中,萧红虽然算不上一个大家,但却是最具有性别意识和性别自觉的女作家之一。她敢于也能够为女性说话,萧红作为一个知识女性,关爱女性,表现女性,对女性有着深沉真挚的情感。她的人生体验中感受最深切的是她鲜明独特的女性悲剧意识。女性问题是她创作的焦点,不但困扰和影响着全部生活,而且也影响和规约着她的全部创作,她在创作中强烈的关注着女性的生命体验和生存困境,探讨和追寻着女性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特别是她的那些触及女性生育和死亡的作品,更是被奉为女性表达女性精神性别的经典。萧红在小说中对女性悲剧命运进行了描写。一、求生的艰难:女性遭受着残酷的折磨萧红的多篇作品都以女性为主角来反映广大底层妇女的悲剧命运。《王阿嫂的死》中王阿嫂的形象集中反映了阶级压迫下劳动妇女的生存处境。她成年累月地为地主干活,吃的却是“地主用以喂猪的烂土豆”,[1]在丈夫被张地主活活烧死之后,她把丈夫的骨头包在衣襟下,拖着临产的身子继续劳作。当她因为再也带不动自己的肚子而在地头喘口气时,又被张地主踢了致命的一脚而母子双亡。如果说萧红叙写王阿嫂的惨死还只是下意识地描写女性的苦难,那么她在随后的《生死场》、《呼兰河传》中描绘女性处在阶级压迫以及民族灾难围攻之下艰难求生的场景,则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表现了女性的群体命运。萧红用女人的眼泪、沉默、怨恨和坚韧编织起一个个凄凉而令人感慨的故事片段,塑造了一群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女性形象,其中浮雕式的女性形象有麻面婆、老王婆和金枝。文中写到“麻面婆的性情不会抱怨。她一遇到不快时,或是丈夫骂她,或是邻人与她拌嘴,就连小孩们扰烦她时,她都是像一摊蜡油消融下来。她的性情不好反抗,不好争斗,她的心像永远贮藏着悲哀似的,她永远像一块衰弱的百棉。”[2]善良本分,面对生活的磨难从来不说一个“不”字,可最后依然无法逃脱悲惨的结局。老王婆为了生存先后三次嫁人,年轻时她死了女儿,年老时儿子又因为当土匪而被官府捉去枪毙,苦痛悲凄的人生最后彻底摧毁了她生命的信心,她绝望地自杀,但最终战胜死亡活了下来。在生存面前,女性被迫失去很多东西,甚至包括贞洁。金枝在丈夫死后来到哈尔滨艰难谋生,连做穷缝衣婆的机会都没有,想着盼望她回家的久病的母亲,金枝“为着钱,为着生活,跟了一个单身汉到了他的房舍”,[3]用肉体换了一元钱。萧红对此没有进行任何道德评价,而是以客观公允的态度理解女性求生的艰难。二、生育的痛苦:女性承受着如同“受刑罚”般的灾难三、死亡的悲剧:女性无法逃脱的宿命在萧红的小说中充斥了无数的死亡描写,小说中所涉及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