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6518295A(43)申请公布日2017.03.22(21)申请号201610892630.3(22)申请日2016.10.13(71)申请人高鹏地址243100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塘南镇大高村(72)发明人高鹏(74)专利代理机构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代理人余成俊(51)Int.Cl.C05G3/00(2006.01)C05G3/02(2006.01)C05G3/04(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清香水果莲藕的高效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清香水果莲藕的高效缓释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牡蛎壳、亚硫酸化蓖麻油、蔗糖、白炭黑、蛇放石粉、稻壳灰、葡萄藤粉、植物除臭菌、酵母菌、灵子菌、甲叉琥珀酸、腐殖酸氮、黑胡椒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油菜素甾醇、适量的双氧水、适量的氨水等。本发明采用蛇放石粉、稻壳灰、葡萄藤粉等配合营养物质经发酵后制备了一种包膜缓释肥料,肥料本身富含有机质、矿物质元素,营养丰富,没有异味,采用可以供氧并动态调整孔隙的包膜层,肥效时间长,能够长时间的释放有机质养分,能够促进莲藕新陈代谢,促进其生长发育,抑制生长环境的杂菌,保证品质,提高其抗氧化性以及脆性,实现其高效栽培,能够广泛应用和推广。CN106518295ACN106518295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用于清香水果莲藕的高效缓释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牡蛎壳83-84、亚硫酸化蓖麻油33-34、蔗糖32-33、白炭黑68-69、纳米级热活化粘土43-44、蛇放石粉120-130、柠条粉100-110、甜秸秆糟130-140、稻壳灰190-200、葡萄藤粉170-180、植物除臭菌4-5、酵母菌6-7、灵子菌4-5、甲叉琥珀酸7-8、硝基腐殖酸7-8、甘露多糖6-8、腐殖酸氮10-11、聚山梨酸4-5、黑胡椒提取物5-6、葡萄籽提取物6-7、油菜素甾醇3-4、硅氟化钠3-4、磷酸三钠5-6、粘性腐殖酸19-20、适量的双氧水、适量的氨水、适量的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香水果莲藕的高效缓释肥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牡蛎壳放入粉碎器中粉碎20-30min,过300目,之后放入马沸炉中,在900-950℃下煅烧3-4h,得煅烧牡蛎壳粉,将煅烧牡蛎壳粉中加入总重量3-5倍的氨水以及10-12倍的水,在室温下超声并机械搅拌20-40min,形成反应底液;将双氧水在室温以滴加到不断搅拌的反应底液中进行反应,双氧水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10-20min,形成包含过氧化钙晶体沉淀的反应液,其中双氧水与煅烧牡蛎壳粉的摩尔比为7-10:1;将反应液上层澄清和下层沉淀分开,得复合液和沉淀备用;将亚硫酸化蓖麻油和蔗糖混合,在190℃加热搅拌20-30min,停止加热冷却,但是保持搅拌,在搅拌过程中缓慢加入沉淀并搅拌均匀,高压均质搅拌均匀,然后冷却在室温室压加入白炭黑、纳米级热活化粘土以及总重量4-5倍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包膜液备用;(2)将甲叉琥珀酸、硝基腐殖酸、甘露多糖、腐殖酸氮、聚山梨酸、黑胡椒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油菜素甾醇、硅氟化钠、磷酸三钠混合,并加入总重量3-5倍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得营养液备用;(3)将蛇放石粉、柠条粉、甜秸秆糟、稻壳灰、葡萄藤粉混合粉碎,过300目,之后加入营养液、植物除臭菌、酵母菌、灵子菌以及总重量0.34-0.35倍的水搅拌均匀之后,堆置成煤球形状的带孔柱状堆肥,在35-40℃下堆置发酵26-38d,将堆肥发酵按时间均分成2个阶段,在第2个阶段开始时加入步骤(1)得到的复合液,待发酵结束,粉碎带孔柱状堆肥,加入粘性腐殖酸混合搅拌均匀之后,调整水分含量为总重量49.5-50%,之后采用圆形造粒机制造直径1.45-1.65mm的球型肥料颗粒备用;(4)将球型肥料颗粒放置带高压喷头和热风烘烤的在高温滚动流化床上,将步骤(1)得到的包膜液通过高压喷头重复3-5次均匀的喷洒在球型肥料颗粒,每次喷洒时配合130.5-140℃的热风烘烤,待操作完毕,在采用41.5-50℃干燥1.9-2h,冷却,袋装即得。2CN106518295A说明书1/4页一种用于清香水果莲藕的高效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缓释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香水果莲藕的高效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化肥作为重要的农业资料,在提高粮食产量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我国肥量总量大,但肥料利用效率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我国传统的肥料施肥中氮肥利用率为30%~35%、磷肥当季利用率8%~20%、钾肥利用率约50%,大部分营养分随着渗漏和蒸发流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