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102986600A*(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2986600A(43)申请公布日2013.03.27(21)申请号201210570534.9(22)申请日2012.12.25(71)申请人徐州市林业技术指导站地址221000江苏省徐州市泰山路泰山商贸城C2座(72)发明人郭同斌王光标张发光杜伟颜学武王虎诚梁波钱桂芝(74)专利代理机构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32220代理人周爱芳(51)Int.Cl.A01K67/033(2006.01)A01G13/00(2006.01)权利要求书权利要求书1页1页说明书说明书33页页附图附图11页(54)发明名称白蛾黑基啮小蜂生物防治杨小舟蛾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蛾黑基啮小蜂生物防治杨小舟蛾的方法,属于森林保护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技术步骤:(1)蜂种的采集和保存;(2)替代寄主的选择和保存;(3)白蛾黑基啮小蜂的繁殖;(4)蜂种的复壮;(5)白蛾黑基啮小蜂的释放(;6)杨小舟蛾持续控制。本发明操作简便,高效系统,筛选出优秀的繁蜂替代寄主,攻克了人工规模化繁蜂的技术难题,研究出适宜的放蜂技术,防治效果显著。一般于每年杨小舟蛾低虫口期放蜂三次防治二代杨小舟蛾蛹,可基本控制害虫危害,实现全年有虫无灾的控制目标。CN102986ACN102986600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白蛾黑基啮小蜂生物防治杨小舟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蜂种的采集和保存;(2)人工繁蜂替代寄主的选择和保存;(3)白蛾黑基啮小蜂的人工大量繁殖;(4)蜂种的复壮;(5)白蛾黑基啮小蜂的释放;(6)持续控制;所述的蜂种的采集和保存是在杨小舟蛾蛹期进行采集,并于-5℃条件下保存;所述的替代寄主的选择包括柞蚕、家蚕、美国白蛾、杨毒蛾和杨扇舟蛾中的一种或几种,保存条件为-5℃~5℃;所述的白蛾黑基啮小蜂的人工大量繁殖采用指形管或塑料广口瓶繁蜂法或开放式繁殖法,每头蛹接蜂数量视替代寄主种类和蛹的个体大小不同而不等,每头蛹接蜂3~100头,用“羽化”出后2天的雌蜂接蜂,2~3天后将已被小蜂寄生的寄主蛹放入恒温箱中或温室中培养,采用有效积温为379.00±8.77日度,湿度为75%左右的条件进行繁殖,保证按时出蜂用于防治;所述的蜂种复壮是在室内人工繁殖4~5代后进行,于杨小舟蛾第2~4代化蛹盛期,将杨小舟蛾新鲜蛹放入广口瓶中,挂于林间6~7天后收回饲养或用纱网罩住杨树枝条,内投放多头杨小舟蛾幼虫,待其化蛹,自然界中的白蛾黑基啮小蜂产卵寄生这些蛹后取回饲养;或者于每年杨小舟蛾越冬蛹期在当年未放蜂林分内采集杨小舟蛾越冬蛹,进行室内或野外越冬保存,翌年取其中羽化出的小蜂作当年繁蜂的蜂种;所述的白蛾黑基啮小蜂的释放是在杨小舟蛾越冬蛹和第二代蛹期进行,越冬蛹期放一次蜂,每hm2林地释放30枚柞蚕蛹所繁出的小蜂,第二代蛹期放二次蜂,初次是在杨小舟蛾化蛹初期,第二次在初次放蜂后4~5天,即化蛹盛期进行,每hm2林地每次的释放量为45枚柞蚕蛹;放蜂时选择气温25℃以上的晴天,在一天中的10~16时放蜂;放蜂时将即将羽化出蜂的柞蚕蛹用厚纸包成纸包,固定在树干上,让小蜂羽化而出,寻找寄主产卵寄生,用指形管或广口瓶繁殖的直接将管或瓶放在树干基部,拔开棉塞,让小蜂自行飞出,最后回收备用;所述的持续控制是指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杨小舟蛾一年发生五代,每年于杨小舟蛾的低虫口期即越冬代和第二代放蜂三次,防治二代杨小舟蛾蛹,发挥寄生蜂对害虫自然持续控制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蛾黑基啮小蜂生物防治杨小舟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替代寄主的选择优选柞蚕、家蚕和美国白蛾中的一种或几种。2CN102986600A说明书1/3页白蛾黑基啮小蜂生物防治杨小舟蛾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蛾黑基啮小蜂生物防治杨小舟蛾的方法,属于森林保护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说是一种操作简便、系统高效的利用寄生性天敌昆虫白蛾黑基啮小蜂防治林业害虫的新方法。背景技术[0002]我国目前天敌昆虫达到规模化繁殖和释放利用的只有赤眼蜂、管氏肿腿蜂和瓢虫类,但这些天敌昆虫主要应用于防治害虫卵和幼虫,并且大多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中,成功用于害虫蛹期防治的寄生蜂仅有专利号为CN1511450A的发明专利,它公开了一种利用柞蚕蛹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cuneaYang)生物防治美国白蛾的方法,但该寄生蜂用于防治杨小舟蛾的寄生效果较差,主要原因是该蜂与本发明的白蛾黑基啮小蜂在分类上属于啮小蜂亚科的不同属种,两者个体形态与寄生性能差异较大。同时,利用白蛾黑基啮小蜂生物防治杨小舟蛾是一项包含优良种蜂采集、规模化繁蜂替代寄主筛选、保存、繁殖、复壮和释放防治及持续控制等多个技术要素的系统技术,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