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5770153A(43)申请公布日2016.07.20(21)申请号201610337183.5(22)申请日2016.05.21(71)申请人傅锦婷地址311814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湄池村湄一自然村(72)发明人高庆泽傅锦婷(51)Int.Cl.A61K36/80(2006.01)A61K9/06(2006.01)A61P17/00(2006.01)A61K33/24(2006.01)A61K35/35(2015.01)A61K35/644(2015.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中药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蜂蜡、貒膏、川黄柏、毛麝香、漆姑草、石荠苎、蛇床子、密陀僧、羌活、阿拉伯胶、茉莉;本发明具有解毒疗疮、疏风止痒、清热解表等疗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湿疹均有显著的疗效。CN105770153ACN105770153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蜂蜡12-17份、貒膏14-19份、川黄柏5-7份、毛麝香4-10份、漆姑草7-12份、石荠苎9-15份、蛇床子3-7份、密陀僧1-2份、羌活6-10份、阿拉伯胶15-20份、茉莉11-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蜂蜡15份、貒膏17份、川黄柏6份、毛麝香7份、漆姑草10份、石荠苎12份、蛇床子5份、密陀僧2份、羌活8份、阿拉伯胶18份、茉莉1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蜂蜡12份、貒膏14份、川黄柏7份、毛麝香8份、漆姑草9份、石荠苎11份、蛇床子3份、密陀僧1份、羌活10份、阿拉伯胶20份、茉莉11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川黄柏5-7份、羌活6-10份一起倒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粉末至300目左右,制得混合粉末,备用;2)将毛麝香4-10份、漆姑草7-12份、石荠苎9-15份、蛇床子3-7份一起倒入压滤机,制得汁液和药渣,备用;3)将步骤2)制得的药渣倒入湿式粉碎机中,制得膏状物,备用;4)将步骤2)制得的汁液水浴加热至100℃,将含水量蒸发至10%左右,制得浓缩液,备用;5)将茉莉11-15份倒入蒸馏仪器,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蒸馏处理,制得油水混合液,备用;6)将步骤5)制得的油水混合液萃取,制得油液,备用;7)将密陀僧1-2份倒入粉碎机粉碎处理,粉末至300目左右,制得粉末,备用;8)将蜂蜡12-17份、貒膏14-19份混合后水浴至50℃,将融化的混合液过滤,获得稠状液,备用;9)将阿拉伯胶15-20份、步骤1)制得的混合粉末、步骤3)制得的膏状物、步骤4)制得的浓缩液、步骤6)制得的油液、步骤7)制得的粉末、步骤8)制得的稠状液一起倒入乳化反应搅拌罐中,乳化15-20分钟,即得中药膏。2CN105770153A说明书1/4页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湿疹(eczema)是多种复杂的内、外原因引起的多形性、具有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上瘙痒剧烈,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0003]本病属于中医的“湿疮”、“浸淫疮”、“血风疮”范畴。因其发病部位不同,又有不同名称,发于耳部称“旋耳疮”;发于阴囊部的称“绣球风”;发于肘部及膝盖部的称“四弯风”;发于乳头的称“乳头风”等。[0004]根据病史、皮损特点及病程诊断分为:1.急性湿疹皮损呈多样性,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远端、阴囊等处多见,可泛发全身,起病急,自觉灼热、剧烈瘙痒,可发展成亚急性或慢性湿疹,时轻时重,反复不愈;2.亚急性湿疹皮损渗出较少,以丘疹、丘疱疹、结痂鳞屑为主。有轻度糜烂,颜色较暗红。亦可见轻度浸润,剧烈瘙痒;3.慢性湿疹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境界清楚,有明显的肥厚浸润,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颜色褐红或褐色,常伴有丘疱疹、痂皮、抓痕。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有阵发性瘙痒。[0005]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真正病因尚不清楚,多采用以内服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临时抑制为多。[0006]中医认为由于禀赋不耐,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激荤腥动风之物,脾胃受损,失其健运,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急性者以湿热为主,亚急性者多与脾虚湿恋有关,慢性者多病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