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专题讲座 主讲人:刘荣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思维培养,更谈不上思维创造,问题意识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问题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助于数学的建构性学习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就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就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作简要分析。 一、正确处理课堂主客体关系 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知识的搬运过程,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来让学生在感性世界和理性直接之间搭建起桥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是一个共同体,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引导”上,而学生的主体则体现在“构建”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体现教师的引导,就需以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形成问题意识,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主客体的关系,教师首先应尊重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消除紧张和焦虑情绪,充分投入到学习中。也只有这样,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才能大胆地提出问题,敢于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错误——引导中逐渐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如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教学中,有的学生总结出“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底角相等,则两腰也相等”,此时,因对所判定的三角形还没有判断出,故而不能选择“底角”“腰”这类名词来形容,如果教师直接予以否定,不但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对定理理解也无法深入。如果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来讨论,再进行点拨,效果会更好。 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习中得到胚芽,就需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研究,通过动手、动脑来探究问题,兴趣才会得到激发,对问题的探究也才能更加深入。如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学习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日食谈起,然后过渡到用幻灯片来展示日食过程,再展示中通过观察、讨论来研究交点、位置等条件和两圆半径与圆心距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过程会变得更加轻松。 二、注重思维方法的培养 问题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土壤,甚至可以说,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思维,相反,没有思维,问题意识也无法生成。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在方法的引导下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更有助于问题意识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培养。从特殊到一般是要引导学生从特殊的、个别的事物中去探究、归纳出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如三角形的特点、二次函数、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正多边形和圆等等,学生一开始接触这些知识,只是从个别现象出发,而不是一开始就接触共性,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个别中去探究到共性。从一般到特殊是要引导学生以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和分析问题,初中数学中的概念和定理就是“一般”,通过这些定理或是判定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如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后去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就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其次,注重数形结合思维、化归思维和方程思维的培养。在数学学习中,数和形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由数而思形,由形而思数能让问题变得更加直观,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意义重大。如在不等式和方程的学习中,通过不等式解集和图像来学习不等式和方程,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等式和方程的内涵,提高应用能力。划归思想是让学生利用数学语言来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需要通过已知来推导出未知,化归就是将负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多个或是简单的问题,从而有助于问题解决。如在多元高次方程的解方程中,通过消元来转化为低次方程再解方程,在解分式方程中转化为整式方程都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三、注重非形式化教学 数学知识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学中,教师在注重以生活化策略来引导学生从直观向抽象过渡时,还要注重非形式化的教学。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加之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特点,非形式化教学将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 首先,注重从情境中引发认知冲突。认识冲突是产生问题的源泉,对矛盾的分析解决有利于发现事物内在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学习中,为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变的,通过两个角就可以知道第三角,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打碎的玻璃”(先准备一块玻璃,教师故意装作不慎而打烂其中一角,问“如何才能到街上买回同样的玻璃”)来作为引导,让学生在探究变化中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其次,注重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对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用问题来进行描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