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0042985A(43)申请公布日2019.07.23(21)申请号201910316459.5(22)申请日2019.04.19(71)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地址100124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72)发明人刘学春陈关泼朱涛(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5代理人孙民兴(51)Int.Cl.E04C3/293(2006.01)E04B1/64(2006.01)E04B1/94(2006.01)E04B1/24(2006.01)E04B1/58(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7页(54)发明名称一种切分式腹板开洞的现浇包裹蜂窝梁(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分式腹板开洞的现浇包裹蜂窝梁,包括四根主梁和一根次梁;四根主梁组合成矩形框架,次梁固定在矩形框架内,与矩形框架短边一侧的主梁平行设置,形成钢制骨架;其中,主梁和次梁均由工字梁制成,工字梁沿其腹板上的预设折线切割分成两个带缺口的钢梁,在钢梁的缺口上设置翼缘形成腹板带有孔洞的主梁或次梁;钢制骨架预制完成后,在其中布置纵向钢筋和管线,纵向钢筋包括上部纵向钢筋和下部纵向钢筋;其中,下部纵向钢筋和管线均穿过主梁和次梁上的孔洞,上部纵向钢筋从主梁和次梁的上翼缘上部通过,在布置好纵向钢筋和管线后浇筑混凝土,用混凝土将钢制骨架包裹,从而使得钢制骨架与钢筋混凝土楼板形成整体模块。CN110042985ACN110042985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切分式腹板开洞的现浇包裹蜂窝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主梁和一根次梁;所述四根主梁组合成矩形框架,所述次梁固定在所述矩形框架内,与所述矩形框架短边一侧的主梁平行设置,形成钢制骨架;其中,所述主梁和次梁均由工字梁制成,所述工字梁沿其腹板上的预设折线切割分成两个带缺口的钢梁,在所述钢梁的缺口上设置翼缘形成腹板带有孔洞的所述主梁或所述次梁;所述钢制骨架预制完成后,在其中布置纵向钢筋和管线,所述纵向钢筋包括上部纵向钢筋和下部纵向钢筋;其中,所述下部纵向钢筋和所述管线均穿过所述主梁和次梁上的孔洞,所述上部纵向钢筋从所述主梁和次梁的上翼缘上部通过,在布置好所述纵向钢筋和所述管线后浇筑混凝土,用混凝土将所述钢制骨架包裹,从而使得所述钢制骨架与钢筋混凝土楼板形成整体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分式腹板开洞的现浇包裹蜂窝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和所述次梁的上部分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内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分式腹板开洞的现浇包裹蜂窝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上翼缘的两端为两个梯形板,所述梯形板自端部向中部渐缩;两个所述梯形板之间不设置上翼缘。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分式腹板开洞的现浇包裹蜂窝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不设置上翼缘。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分式腹板开洞的现浇包裹蜂窝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和/或次梁的上翼缘宽度小于下翼缘宽度。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分式腹板开洞的现浇包裹蜂窝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和所述次梁上的孔洞呈梯形。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分式腹板开洞的现浇包裹蜂窝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和所述次梁上的孔洞呈矩形。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切分式腹板开洞的现浇包裹蜂窝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和主梁之间、所述主梁和次梁之间均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2CN110042985A说明书1/5页一种切分式腹板开洞的现浇包裹蜂窝梁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分式腹板开洞的现浇包裹蜂窝梁。背景技术[0002]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20亿立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据中国钢协统计,2016年我国钢产量达到8亿吨,自2000年起稳居世界第一,相对应的当前国内建筑工业化程度不到10%,而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50%以上,日本占到80%。中国作为世界上建筑规模、钢材产量最大的国家,房屋钢结构的发展严重滞后。[0003]现今我国建筑使用组合梁楼板多采用传统现浇施工方式,位于楼板下方的钢梁为实腹式,用钢量大,导致梁高有限,若将翼缘削弱或腹板开洞,则需进一步考虑其失稳问题,且钢梁易锈蚀,不耐高温,防腐、防火等问题尤为重要;钢梁与楼板需要栓钉相互连接,耗费人力、物力;采用混凝土包裹的组合梁,由于钢梁上翼缘距离模板较近,导致输送混凝土入口极小,施工不便;建筑所用管线多在梁板的下方,导致建筑净空降低,占用室内使用空间;在受地震等荷载情况下,支座处楼板即为控制截面,承受负弯矩,钢筋混凝土处于受拉状态,易发生破坏;此外,梁板截面为T形,梁高为钢梁高度h0与楼板厚度L之和,钢梁净高度h0不能作为梁高表示,表述极易混淆。发明内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