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1187098A(43)申请公布日2020.05.22(21)申请号202010105963.3(22)申请日2020.02.20(71)申请人郑州普利飞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地址450000河南省郑州市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冬青街7号(72)发明人王俊超王征董凤良(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代理人马赟斋黄强(51)Int.Cl.C04B41/88(2006.01)C04B38/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抗菌型载银陶瓷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型载银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堇青石蜂窝陶瓷为基体,硝酸银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用硼氢化钠还原反应制备纳米银/聚多巴胺抗菌型载银陶瓷;使该陶瓷具备优异的抗菌和杀菌性能。多巴胺能够在无机材料表面通过自身氧化聚合形成超强黏附性的聚多巴胺层,聚多巴胺分子中的邻苯二酚基团具有一定的还原性,能够将金、银等金属离子还原成单质。同时,金属纳米颗粒与无机材料能够通过聚多巴胺层上的邻苯二酚和氨基官能团产生共价和非共价的相互作用,使纳米银粒子强力的附着于堇青石蜂窝陶瓷基体表面上。CN111187098ACN111187098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抗菌型载银陶瓷,抗菌型载银陶瓷包括陶瓷基体及附着于陶瓷基体表面的纳米银,所述陶瓷基体选自堇青石基蜂窝陶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载银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堇青石蜂窝陶瓷基体为方形、圆形或圆环形中的一种,堇青石蜂窝陶瓷基体的开孔数为100-600孔/平方英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载银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堇青石蜂窝陶瓷基体开孔的形状选自方形、六边形或圆形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型载银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堇青石蜂窝陶瓷基体为方形时,长为30-100mm,宽为20-100mm,高为6-30mm;所述堇青石蜂窝陶瓷基体为圆形时,直径为Φ15-150mm,高为6-300mm;所述堇青石蜂窝陶瓷基体为圆环形时,外径为Φ30-100mm,内径为Φ10-80mm,高为6-300mm。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抗菌型载银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堇青石蜂窝陶瓷基体浸渍于多巴胺溶液内,调节pH值;(2)浸渍8-10h后取出,清洗,烘干,得到涂覆聚多巴胺薄膜的陶瓷基体;(3)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溶剂中,加入硼氢化钠,充分溶解;再加入硝酸银反应,获得纳米银前驱体溶液;(4)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涂覆聚多巴胺薄膜陶瓷基体放入步骤(3)制备得到的纳米银前驱体溶液中,浸渍后取出,冲洗,烘干,即得抗菌型载银陶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多巴胺溶液浓度为为15-30mg/ml。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为25000-35000;浓度为0.36-0.66mg/ml。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硼氢化钠浓度为0.036-0.066mg/ml。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硝酸银浓度为0.08-0.12mg/ml。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将堇青石蜂窝陶瓷基体浸渍于多巴胺溶液之前还包含使用气枪将堇青石蜂窝陶瓷基体吹扫干净的步骤。2CN111187098A说明书1/4页一种抗菌型载银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无机功能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型载银陶瓷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家居条件不断改善,对环境卫生状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各种抗菌材料不断涌现。常见的抗菌材料主要为有机抗菌材料和无机抗菌材料两大类。有机抗菌材料因其自身特点化学稳定性差、耐热性差等特点,已不能满足市场要求。近年来,无机纳米材料发展迅速,但大多数报道的载体材料受自身特性的影响,自身无抗菌性,抗菌有效成分负载过少等特点无法得到大规模应用。[0003]专利申请文件CN103460243A公开了一种温敏性微凝胶非对称性负载纳米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温敏性,在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的过程中,催化效率同时受温度和微凝胶温敏性的共同作用,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但该方法使用的原料价格昂贵,限制了该方法的工业化应用。专利申请文件CN101642652A、CN11376822A、CN1726782A中有记载将活性高弹与纳米银复合在一起,从文献中记载内容可以看出,上述几种方法中,活性炭与纳米银仅仅是依靠物理吸附作用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