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1335097A(43)申请公布日2020.06.26(21)申请号202010205239.8(22)申请日2020.03.16(71)申请人林铭昭地址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江湾三路21号北302房(72)发明人林广成林铭昭(51)Int.Cl.E01C5/04(2006.01)E01C11/24(2006.01)E01C11/2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及其铺装方法(57)摘要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及其铺装方法。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由六角形柱状透水砖和六角形柱状岩棉混拼组合铺装。所述透水砖由粗骨料表面包裹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成,具有均匀分布蜂窝状结构的孔穴。柱状外形抗折强度高,六角形拼接铺装整体结构稳定,抗压性强。所述岩棉强度高,吸水、保水率高,持水时间长久,干旱期在无需外力的情况下,可以将蓄积的水份释放到周边的环境和空气中。透水砖和岩棉混拼铺装,透水性高,能让雨水渗透进入蜂窝状孔穴、多孔纤维孔隙内蓄积;多余的水分会经过孔穴、纤维孔隙迅速排走,再经过砂滤层的过滤、碎石基础层流入地下,有效补充了地下水,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而且具有渗水、净水性。CN111335097ACN11133509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及其铺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由柱状透水砖和柱状岩棉混拼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透水砖是选用颗粒径度5~15mm的粗骨料,粗骨料表面包裹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成,具有均匀分布蜂窝状结构的孔穴,横截面是几何形状的柱状透水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是由石材或次废石材、瓷砖、陶瓷器破碎加工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其特征在于,优选的,所述柱状透水砖的横截面是六角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岩棉是多孔纤维岩棉压制成横截面是几何形状的长柱体,其外形、规格、尺寸与混拼的透水砖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岩棉是整条1段式或2段式结构;2段式的,上半段为透水砖,下半段为岩棉。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其特征在于,优选的,所述柱状岩棉的横截面是六角形。8.根据权利要求1至7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的任一项,其特征在于,其铺装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透水砖原料按配方配制:粗骨料350~550份、水泥100份、外加剂2~10份、水20~50份;通过搅拌机把配制好的透水砖原料混合均匀,水泥浆均匀包裹在骨料表面,而且是一薄层;混合均匀的原料倒入横截面几何形状的长柱状模具内,轻振铺平,静置养护5~7天,脱模,表面喷洒封闭剂,静置养护28天至最大强度,制得具有均匀分布蜂窝状结构孔穴的柱状透水砖。步骤二:多孔纤维岩棉加工压制,制成外形、规格、尺寸与混拼的柱状透水砖一样的长柱体岩棉。步骤三:拼接铺装时,先铺设厚度100~300mm级配碎石基础层,压实;再铺设厚度10~50mm的砂滤层,压平;柱状透水砖和柱状岩棉混拼铺装在砂滤层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的铺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的,1个六角形柱状岩棉与6个六角形柱状透水砖混拼铺装,六角形柱状岩棉的六个面各拼接1个六角形柱状透水砖。2CN111335097A说明书1/4页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及其铺装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混拼岩棉及其铺装方法。背景技术[0002]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指出,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提供重要保障。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确定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并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并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价值提升、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