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1470507A(43)申请公布日2020.07.31(21)申请号201910064477.9C02F1/28(2006.01)(22)申请日2019.01.23(71)申请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址712100陕西省西安市杨凌示范区邰城路3号(72)发明人佘雕梁宏旭彭湃(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8代理人王伟锋刘铁生(51)Int.Cl.C01B32/348(2017.01)C01B32/318(2017.01)C01B32/05(2017.01)B01J20/20(2006.01)B01J20/28(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0页附图6页(54)发明名称蜂窝状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蜂窝状碳材料和该蜂窝状碳材料的应用(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状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蜂窝状碳材料和该蜂窝状碳材料的应用。所述的蜂窝状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空心碳球;2)将所述的空心碳球与活化剂混合,加入蒸馏水研磨、搅拌,得混合产物;3)加热混合产物,得黑色产物;4)将所述的黑色产物冲洗至中性、烘干,得蜂窝状碳材料;所述的活化剂采用氢氧化钾;所述的空心碳球与氢氧化钾的质量比为1:1~3;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蜂窝状碳材料能够用作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剂。所述的制备方法工艺环保,制备过程几乎不产生废气,且所述的蜂窝状碳材料比表面积高,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其对于水中的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Cr具有好的吸附性,从而更加适于实用。CN111470507ACN11147050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蜂窝状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水热法制备空心碳球;2)将所述的空心碳球与活化剂混合,加入蒸馏水研磨、搅拌,得混合产物;3)加热混合产物,得黑色产物;4)将所述的黑色产物冲洗至中性、烘干,得蜂窝状碳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状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化剂采用氢氧化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状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碳球与氢氧化钾的质量比为1: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状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采用磁力搅拌或者机械搅拌,其搅拌时间≧24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状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产物采用马弗炉加热,其加热温度≧800℃,加热时间≧2h。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蜂窝状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产物采用马弗炉加热,其加热温度≦90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状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洗采用60±2℃的蒸馏水和无水酒精循环冲洗。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状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采用温度设定为80±1℃的烘箱,其烘干时间为6~12h。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状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碳球采用糖类化合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按照以下步骤制备:A:将糖类化合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解在蒸馏水中,搅拌,得混合溶液;B:将所述的混合溶液转移至高温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得空心碳球。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蜂窝状碳材料。11.一种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蜂窝状碳材料作为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剂的应用。2CN111470507A说明书1/10页蜂窝状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蜂窝状碳材料和该蜂窝状碳材料的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材料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蜂窝状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蜂窝状碳材料和该蜂窝状碳材料的应用;所述的蜂窝状碳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背景技术[0002]自从碳材料被发现以来,由于其形貌可控,如碳球、碳纳米线、碳纳米管等,以及粒径较小,一般为微纳米级,使其在各大领域中都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和发展潜力。但是,许多领域要求材料拥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而传统生物碳的比表面积一般不大,并不能满足高比表面积的要求,因此,人们制备了活性碳。一般来讲,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大于1000m2/g,可以满足性能方面的需求,但是活性碳的制备一般是使用植物高温热解,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0003]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探求简单、环保和效益较高的合成碳材料的制备方法。糖类化合物,如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无臭,味甜,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含五个羟基,一个醛基,具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加之具有来源广泛和生物兼容性,使其在高性能复合材料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例如,靳秀芝等采用不同糖类作为碳源,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空心碳球,见“靳秀芝,韩涛,唐艳华.尺寸可控空心碳球的水热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