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科语文授课年级高二设计者马丽工作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一中学课题《扬州慢》授课学时1课时教材依据《扬州慢》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选读》“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学情分析学生为普通高中二年级理科学生,语文素养一般。通过本学期诗歌鉴赏单元学习与训练,学生初步了解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理解诗歌中意象的概念,但自主性不强,需要老师多加点拨、引导,调动积极性与想象力,初步感知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教学目标1.了解姜夔及其词作2.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写作手法3.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会词中“黍离之悲”。2、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写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的歌曲叫《烟花三月》,歌唱的是送友人下扬州。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古今皆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的时候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的文化,自然会令许多诗人心向往之。下面我们就穿越时空,跟随南宋词人姜夔一起去看看他笔下的扬州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板书课题)《扬州慢》姜夔二、知人论世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是南宋中后期婉约派代表词人,其词词风清空骚雅,超逸空灵姜夔精于书画、擅长音乐、能诗善文,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三、学习小序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明确:时间——淳熙丙申至日(多媒体展示)路上所见之景——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齐读此部分,体味景的特点——萧条、悲)写作的缘由——感慨今(衰)昔(盛)(提问“今”如何,课文的话来答)其他词人的评价——有《黍离》之悲2、词前小序的写作目的是什么?明确:交待写作背景并为全词奠定“黍离”之悲的感情基调。3、“黍离”何意?(多媒体打出)(板书)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或国破家亡之痛四、诵读品味1、学生自读要想更好地理解诗歌,读懂诗人抒发的情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诵读是欣赏诗歌的第一步,下面请大家自读全词,注意品出感情基调,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语调、语速、重音和停顿等,作肯定评价,如果有读得不好的地方,可范读一两句。全班齐读五、整体探究学生自学体会,整体把握词的内容。(大屏幕展示思考题)1、上阙中那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的特点,请结合作者的所见所闻具体谈谈。(学生动手圈注)明确:空城。从“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可以看出。2、请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明确:最好是“名都”,还有“春风十里”、“青楼梦好”、“豆蔻词工”、“二十四桥”,3、造成昔盛今衰情形的原因是什么?明确:“自胡马窥江去后”,表明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战争。古代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曹操悲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杜甫哀叹“边廷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胡马窥江”用借代手法,代指南宋初年,金兵屡次进犯。姜夔选取此题材正是为了极表他的“《粟离》之悲”,表达他因祖国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极其沉痛的心情。那么作者如此深沉复杂的情感是运用什么手法抒发出来的呢?合作学习展示重点词句赏析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明确:“春风十里”是从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句化出,杜牧诗句极言扬州之美,所以词人化用来作了一个对比:听说扬州繁华富丽、但一路之上,触目之处,却尽是青青的野生荞麦,一片荒凉景象。2、“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明确: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废池乔木”都“犹厌言兵”,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有知有情的人民对这战争的痛恨与诅咒,当然要超过“废池乔木”千百倍。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杜牧的《赠别》诗“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同样运用拟人手法,以无情之物言有情,也可称作移情,这是诗歌常用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从表现手法上看,作者这里采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在本词中有几处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的“废池乔木”,也是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池、木人格化,赋予池、木以人的感情,以充分表达战乱的凄惨景象。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句,因相传古代有二十四个美人吹萧于桥上,所以有此句。作者这里满怀凄凉的情感,如泣如诉地写道:二十四桥仍旧,但桥头没有了吹萧的美人,只有清冷的圆月倒映在河心,整幅画面无声无息,冷绝凄绝。“冷月无声”,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