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5864771A(43)申请公布日2016.08.17(21)申请号201610370178.4(22)申请日2016.05.25(71)申请人王科伟地址233000安徽省蚌埠市涂山东路1757号(72)发明人王科伟(74)专利代理机构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4102代理人王琪王玲霞(51)Int.Cl.F23D14/24(2006.01)F23D14/58(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旋流式燃烧炉(57)摘要旋流式燃烧炉,包括炉体,炉体的底壁上开有进风口,进风口通过进风管与鼓风机连接,其特征在于:炉体内有隔板,隔板将炉体内腔隔为风室和燃烧室,风室位于隔板与炉体底壁之间,隔板上连接有燃烧嘴,燃烧嘴与油管连接,油管与炉体侧壁上的油嘴连接,隔板上还开有若干个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顺时针布置,出风口与隔板夹角为30~50°。本发明的燃烧炉利用旋流式燃烧,还延长了燃烧室,增延长了火焰上升的时间,增加了受热时间,提高了热效率。CN105864771ACN105864771A权利要求书1/1页1.旋流式燃烧炉,包括炉体,炉体的底壁上开有进风口,进风口通过进风管与鼓风机连接,其特征在于:炉体内有隔板,隔板将炉体内腔隔为风室和燃烧室,风室位于隔板与炉体底壁之间,隔板上连接有燃烧嘴,燃烧嘴与油管连接,油管与炉体侧壁上的油嘴连接,隔板上还开有若干个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顺时针布置,出风口与隔板夹角为30~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嘴有三个,所述的出风口有六个,六个出风口围在三个燃烧嘴周围。2CN105864771A说明书1/2页旋流式燃烧炉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炉,具体是一种旋流式燃烧炉。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加热炉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筒状的炉体12、进油管13(或进气管)、燃烧嘴14和鼓风机进风管11组成,炉体12内设有导风板15,导风板15与炉体12内壁围成风室16,鼓风机进风管11与风室16相通,燃烧嘴14设在导风板15上,燃烧嘴14与进油管13(或进气管)相通,进油管13(或进气管)与炉体12外壁上的进油口17(或进气口)连接。鼓风机通过鼓风机进风管11向风室16内进风,燃油(或燃气)通过进油管13(或进气管)进入燃烧嘴14,在空气作用下燃烧,由于该燃烧炉的空气是直线流动,与燃料接触面积小,而且又几乎没有燃烧室,燃料与空气接触时间短,导致燃料燃烧不够充分,能量转化率低。发明内容[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旋流式燃烧炉,该旋流式燃烧炉利用空气旋流加热,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提高能量利用率。[0004]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旋流式燃烧炉,包括炉体,炉体的底壁上开有进风口,进风口通过进风管与鼓风机连接,其特征在于:炉体内有隔板,隔板将炉体内腔隔为风室和燃烧室,风室位于隔板与炉体底壁之间,隔板上连接有燃烧嘴,燃烧嘴与油管连接,油管与炉体侧壁上的油嘴连接,隔板上还开有若干个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顺时针布置,出风口与隔板夹角为30~50°。[0005]使用时,鼓风机送出的空气从进风管进入风室,再经出风口进入燃烧室,油液(或燃气)从油嘴进入油管,然后进入燃烧嘴,在空气作用下燃烧,由于出风口是倾斜的,所以空气在从出风口吹出时,会吹到燃烧室的侧壁上,再被燃烧室侧壁阻挡折回,如此循环,形成旋流,促使火焰也成为旋流焰,同时由于延长了燃烧室,延长了火焰上升的时间,增加了受热时间,提高了热效率。附图说明[0006]图1是现有的燃烧炉的结构示意图。[0007]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流式燃烧炉的示意图。[0008]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流式燃烧炉的隔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具体描述:[0010]旋流式燃烧炉,如图2所示,包括炉体22,炉体22的底壁上开有进风口,进风口通过进风管21与鼓风机连接,炉体22内有隔板25,隔板25将炉体22内腔隔为风室26和燃烧室28,风室26位于隔板25与炉体22底壁之间,隔板25上连接有三个燃烧嘴24,燃烧嘴24与油管233CN105864771A说明书2/2页连接,油管23与炉体22侧壁上的油嘴27连接,隔板25上还开有六个出风口29,出风口29围绕在燃烧嘴24周围,所述的出风口29顺时针布置,出风口29与隔板25的夹角为45°,如图3所示。[001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种最优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发明的设计思路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4CN105864771A说明书附图1/2页图1图2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