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5972616A(43)申请公布日2016.09.28(21)申请号201610511524.6(22)申请日2016.06.30(71)申请人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地址230000安徽省合肥市巢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南四楼406室(72)发明人李启仁曹文波明永刚舒志强魏凌敏唐武才李文龙何加良(74)专利代理机构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代理人程笃庆黄乐瑜(51)Int.Cl.F23G7/00(2006.01)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污泥高效节能处理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污泥高效节能处理装置,包括炉体、热风发生机构、第一进料机构和第二进料机构、第一抽气机构、第二抽气机构和炉排,第一进料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转轴、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转轴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第一转轴外侧设有第一螺旋叶片,第一转轴内设有多个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转轴连接并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二进料机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二转轴、第二驱动机构,第二转轴设置在第二壳体内,第二转轴外侧设有第二螺旋叶片,第二转轴内设有多个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呈螺旋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通道的螺旋直径均不相等。本发明结构简单,对污泥处理效果好,充分利用能源,降低了能量消耗。CN105972616ACN105972616A权利要求书1/2页1.一种污泥高效节能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0)、用于向炉体(10)内输送热风的热风发生机构(20)、用于向炉体(10)内输送污泥的第一进料机构和第二进料机构、第一抽气机构(40)、第二抽气机构(50)和炉排(60),其中:炉体(10)具有燃烧腔,炉体(10)设有与燃烧腔连通的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热风发生机构(20)与进风口(101)连接;第一进料机构包括第一壳体(301)、第一转轴(302)、第一驱动机构(303),第一壳体(301)设置在燃烧腔内,第一壳体(301)设有第一进料口(304)和第一出料口(305)且第一进料口(304)位于炉体(10)外侧,第一转轴(302)设置在第一壳体(301)内且第一转轴(30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壳体(301)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转轴(302)外侧设有第一螺旋叶片(306),第一转轴(302)内设有多个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307),第一转轴(302)靠近第一进料口(304)一端设有与多个第一通道(307)连通的第一出气口(308),第一转轴(302)靠近第一出料口(305)一端设有与多个第一通道(307)连通的第一进气口(309);第一驱动机构(303)与第一转轴(302)连接并驱动第一转轴(302)转动;第二进料机构包括第二壳体(310)、第二转轴(311)、第二驱动机构(312),第二壳体(310)设置在燃烧腔内且位于第一壳体(301)下方,第二壳体(310)设有第二进料口(313)和第二出料口(314)且第二进料口(313)与第一出料口(305)连通;第二转轴(311)设置在第二壳体(310)内且第二转轴(3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壳体(310)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转轴(311)外侧设有第二螺旋叶片(315),第二转轴(311)内设有多个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二通道(316),第二通道(316)呈螺旋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通道(316)的螺旋直径均不相等,第二转轴(311)靠近第二出料口一端设有与多个第二通道(316)连通的第二进气口(317),第二转轴(311)靠近第二进料口一端设有与多个第二通道(316)连通的第二出气口(318);第二驱动机构(312)与第二转轴(311)连接并驱动第二转轴(311)转动;第一抽气机构(40)与第一出气口(308)连接,第二抽气机构(50)与第二出气口(318)连接;炉排(60)设置在燃烧腔内且位于第二出料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高效节能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通道(307)的直径从第一进气口(309)朝向第一出气口(308)方向先逐渐增大在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高效节能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炉体(10)内位于炉排(60)下方位置并排设有多个锥形储渣腔(103),各锥形储渣腔(103)两端均设有出渣口,各锥形储渣腔(103)的底部设有双螺旋出渣机构(104)。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泥高效节能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燃烧腔内设有n个在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隔墙(105),其中:n为整数且n≥1,隔墙(105)竖直设置,多个隔墙(105)将燃烧腔(101)分隔成第一腔(106)、第二腔(107)、…、第n+1腔,进风口(102)与第一腔(106)连通,出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