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作业28现代中国的文化、教育与科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南昌高三诊断]1955年,《人民日报》社论说:“不少的美术家为了强调人民生活中的光明和快乐,显然把生活简单地美化了,使生活过多地成为节日的天真的狂欢,而对于人民在争取美好生活过程中坚决斗争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却很少加以有力的表现。”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A.艺术家深入理解“双百”方针B.党强调文艺要宣扬社会主义建设精神C.科学和文学领域呈现繁荣景象D.“左”倾错误严重摧残文艺发展解析:材料中明确提出文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B项正确;A项是1956年;C项是1956年之后;D项是“文革”时期。答案:B2.[2019·咸阳高三统测]1956年4月18日,在一份德国统一社会党的一位党干部谈他们国内遗传学家对过去强制推行李森科学派的反映材料上,毛泽东批示“此件值得注意”。不久,针对此类问题,我党明确提出()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百花齐放”方针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百家争鸣”方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1956年4月18日”“遗传学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此类问题,我党在1956年在科技界明确提出“百家争鸣”的方针,故D项正确;A项是外交政策;C项是改革开放以后提出;B项是针对文艺界提出。答案:D3.[2019·开封高三联考]在运用口述史方法调查“老舍之死”的过程中,学者发现有三位自称是老舍尸体的打捞者,他们的叙述并不相同,其中,“只有一个可能真实,或者三个都不真实,绝对不可能三个都真实,因为那样就会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捞起三个老舍”。这对口述史学自身发展的重要启示是()A.口述史仅是研究历史的工具之一B.口述者提供的材料距离真相较远C.只有调查多位当事人才能得知真相D.应侧重探究口述者构建历史的过程解析:材料中的意思是说要证实口述史准确性要对于口述者进行时间和地点以及事件的准确把控,不能单纯凭借口述者进行历史构建,D项正确;材料中是对口述史的辨伪,A项错误;口述史也不是距离历史遥远,应该是最近,B项错误;材料说明是对口述者进行严格审查,不是调查多位当事人,C项错误。答案:D4.[2019·荆州高三期中]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种反差表明()A.国产电影粗制滥造脱离现实B.香港电影艺术高雅贴近现实C.“大跃进”运动全面深入人心D.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解析:A项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香港电影不可能反映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故排除B项;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大跃进”运动已逐渐停止,故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是中央“双百”方针贯彻较好的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故D项正确。答案:D5.[2019·益阳高三评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该时期我国()A.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已经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C.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D.建立起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解析:到1965年,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国民教育系统,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并不等于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排除B项;我国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才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排除C项;材料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就为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作出宪法保障,故选D项。答案:D6.[2019·广元高三诊断]据统计,1960年中国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一现象()A.反映我国完整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B.说明我国高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C.反映我国高校学科建设不均衡发展D.适应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解析:材料中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增加,只反映出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代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时间是建国初期,B项说我国高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明显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工科毕业生总体数量增加,无法看出高校学科建设的均衡性的问题,故C项错误;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增加,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故D项正确。答案:D7.[2019·湛江高三质检]毛泽东、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毛泽东提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邓小平将该教育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进行了升华,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邓小平的“升华”是提出了()A.“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C.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方针D.“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