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0081707A(43)申请公布日2019.08.02(21)申请号201910214430.6(22)申请日2019.03.20(71)申请人常州大学地址213164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路21号常州大学(72)发明人吴王平张屹丁建宁(51)Int.Cl.F27B9/30(2006.01)H01L31/18(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改善太阳能电池片外观的烧结炉带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太阳能电池片外观的烧结炉带装置,该装置在于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D1为烧结炉网带,L1、R1为左右斜顶针,H1为水平固定带——间距控制在85-110mm。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电池片背面印刷后的外观划伤性浆污,采用新型设计的烧结炉带,通过两处增加斜顶针的弧度,减少电池片与顶针的接触面积,增加电池片与网带的距离,控制电池片可移动的范围,可有效地解决了电池片外观划痕浆污,大大提高了生产良率。CN110081707ACN11008170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改善太阳能电池片外观的烧结炉带装置,其其特征在于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D1为烧结炉网带,L1、R1为左右斜顶针,H1为水平固定带——间距控制在85-110mm。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斜顶针L1和R1结构由主主斜顶针6和副斜顶针7组成,且主斜顶针间距1,3为30-40mm。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太阳能电池片外观的烧结炉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凹弧度间距2控制在130-140mm;副斜顶针斜支撑柱4长度控制在40-50mm,副斜顶针斜支撑柱与烧结炉网带D1的夹角控制在30-40°。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太阳能电池片外观的烧结炉带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斜顶针支撑柱5高度控制在10-14mm,主斜顶针垂直支撑柱5与烧结炉网带D1成90°夹角;主斜顶针6弧度控制在20-35°,主斜顶针6顶部与D1的间距控制在21-25mm。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太阳能电池片外观的烧结炉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副斜顶针7弧度控制在30-45°,其中7顶部与D1的间距控制在15-19mm。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太阳能电池片外观的烧结炉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副斜顶针7的弧度半径为5-20mm。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太阳能电池片外观的烧结炉带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斜顶针6高度比副斜顶针7高度高5-100mm。2CN110081707A说明书1/2页一种改善太阳能电池片外观的烧结炉带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太阳能行业领域,尤其涉及丝网印刷机台使用的烧结炉带。背景技术[0002]清洁能源成为了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太阳能电池行业,目前已大批量量产的技术是高效晶硅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即PERC(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电池。可量产达到的效率也仅22%,遇到了效率的瓶颈阶段。随着太阳能行业的不断发展,追求高效电池成为必然趋势。从原先的粗犷式制作方式逐渐向精细化发展,车间内的环境颗粒度、机台的洁净度、及其人员的操作手法等都有了更严格的控制。特别是引入了PERC、N型、IBC等高效的双面电池,其工艺流程要求双面丝网印刷,常规电池对铝背场外观要求并不是太苛刻,且一般性的污染及划痕不易发现,但对于双面的电池的背面由于与正面电池均是相当的蓝膜设计。目前常规上使用的烧结炉带如附图1所示,由三部分组成,D1为烧结炉网带,T1和W1分别为左右顶针。其中顶针T1和W1侧面图如附图2所示,两顶针的宽度10控制在100—110mm,——两顶针固定在网带上的间距20和40控制在30-40mm,顶针的弧度30控制在50-80°,弧度顶部30与D1的间距控制在10-12mm。现有的烧结炉带易造成较明显的划痕性浆污,目前的量产丝网印刷炉带无法解决这个问题。[0003]本发明采用改造后的烧结炉带结构,可有效地避免了二次划伤,很好的解决电池片划痕性浆污,大大提高了生产良率。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太阳能电池片外观的烧结炉带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D1为烧结炉网带,L1、R1为左右斜顶针,H1为水平固定带——间距控制在85-110mm。其中左右斜顶针L1和R1结构由主主斜顶针6和副斜顶针7组成,且主斜顶针间距1,3为30-40mm;左右凹弧度间距2控制在130-140mm;副斜顶针斜支撑柱4长度控制在40-50mm,副斜顶针斜支撑柱与烧结炉网带D1的夹角控制在30-40°;主斜顶针支撑柱5高度控制在10-14mm,主斜顶针垂直支撑柱5与烧结炉网带D1成90°夹角;主斜顶针6弧度控制在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