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0808179A(43)申请公布日2020.02.18(21)申请号201911031915.8H01G11/86(2013.01)(22)申请日2019.10.28C01B32/05(2017.01)(71)申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地址541004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金鸡路1号(72)发明人邓健秋黄凤彬王凤刘鹏姚青荣周怀营(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65代理人赵徐平(51)Int.Cl.H01G11/32(2013.01)H01G11/38(2013.01)H01G11/04(2013.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氮氧共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氧共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包括碳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钙元素,上述四种元素的总量为100wt%计,碳元素占92-95%,氮元素占0.75-2.10%,氧元素占4.0-6.1%,钙元素占0.25-0.80%。制备方法包括:将生物质材料洗净烘干,粉碎机粉碎,振动筛过筛,得生物质材料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烧结碳化,然后随炉冷却得最终产物。本发明合理利用生物质废料,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该材料有利于钾离子的可逆脱嵌,从而获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将本发明制备的氮氧共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应用于制备的钾离子电池和钾离子混合电容器中,具有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好、循环性能稳定的优点。CN110808179ACN110808179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氮氧共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元素、氮元素、氧元素、钙元素,以上述四种元素的总量为100wt%计,碳元素占92-95%,氮元素占0.75-2.10%,氧元素占4.0-6.1%,钙元素占0.25-0.80%。2.一种氮氧共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生物质材料洗净,60-120℃真空烘干5-24h,粉碎机粉碎,振动筛过筛,得生物质材料粉末;(2)取步骤(1)所得生物质材料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保护气体下进行烧结碳化,然后随炉冷却至60℃以下,得氮氧共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氮氧共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材料为芒果核壳、百香果皮、柿子粉中的任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氮氧共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过筛目数为300-1000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氮氧共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碳化温度为800-1600℃,碳化时间为1.5-6h,升温速率为1-10℃/min。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氮氧共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保护气体为氮气、氩气、氮气/氢气混合气体、氩气/氢气混合气体中的一种。7.权利要求1所述氮氧共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在制备钾离子电池中的应用。8.权利要求1所述氮氧共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在制备钾离子混合电容器中的应用。2CN110808179A说明书1/5页一种氮氧共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氮氧共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电压高、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商业化应用以来已经成功地占据了便携式电子产品市场,并不断地拓展到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领域,这种快速发展的趋势令储量有限,分布不均的锂矿资源价格飙升,极大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人们致力于发展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与锂具有相似物化特性的钾离子电池。混合离子电容器(HICs)作为电池和电容器的交叉产物,结合了两者的优势,具有高能量、高功率、高密度和长寿命的特性,有望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大显身手。[0003]目前,对钾离子电池和钾离子混合电容器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实际应用还存在很大的挑战,实现高性能的钾离子电池和钾离子混合电容器急需找到一种具有快速钾离子嵌入/脱嵌的负极材料。在已经报道的钾离子电池和钾离子混合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中,生物质衍生的硬碳材料是最具应用前景的一类负极材料。[0004]但是,硬碳材料存在慢的电荷传输动力学和稳定性较差的内部结构,使其导电性和储钾稳定性都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异质原子的引入可以增加硬碳材料的储能活性位点,改善其电荷传输能力,为获得满足应用要求的硬碳材料,现有技术大多数采用外加氮源以及复杂的合成工艺,成本高,耗时耗力,不利于大规模应用。[0005]因此,研发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高性能生物质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