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1023084A(43)申请公布日2020.04.17(21)申请号201911320114.3(22)申请日2019.12.19(71)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地址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72)发明人李争起杜贺郑智巍曾令艳陈智超(74)专利代理机构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代理人牟永林(51)Int.Cl.F23C7/00(2006.01)F23D1/02(2006.01)F23L7/00(2006.01)F23K3/0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54)发明名称一种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57)摘要一种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灵活调峰技术的电站锅炉,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W火焰锅超低负荷稳燃、运行能力差,灵活性调峰负荷无法达到20%的问题,它包括上炉膛、下炉膛、前炉拱、后炉拱、前墙、后墙、多个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和多层拱下二次风喷口;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包括两个浓煤粉气流喷口和两个乏气喷口;上炉膛、前炉拱、前墙、下炉膛、后墙和后炉拱构成炉体,多层拱下二次风喷口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前墙和后墙上,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呈一字型安装在前炉拱和后炉拱上,每个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的浓煤粉气流喷口和乏气喷口均与炉体连通。本发明属于锅炉领域。CN111023084ACN111023084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它包括上炉膛(1)、下炉膛(2)、前炉拱(3)、后炉拱(4)、前墙、后墙、多个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5)和多层拱下二次风喷口(8);其特征在于: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5)包括两个浓煤粉气流喷口(6)和两个乏气喷口(7);上炉膛(1)、前炉拱(3)、前墙、下炉膛(2)、后墙和后炉拱(4)构成炉体,多层拱下二次风喷口(8)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前墙和后墙上,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5)呈一字型安装在前炉拱(3)和后炉拱(4)上,每个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5)的浓煤粉气流喷口(6)和乏气喷口(7)均与炉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5)还包括两个空心旋流调节拉杆(9)、两个微油点火枪(10)、两个煤粉导流体(11)和两个输氧枪(12),每个煤粉导流体(11)安装在一个浓煤粉气流喷口(6)内,每个微油点火枪(10)插装在一个空心旋流调节拉杆(9)内,空心旋流调节拉杆(9)安装在煤粉导流体(11)内,输氧枪(12)插装在浓煤粉气流喷口(6)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5)还包括输氧管道(15)和高压储氧罐(16),每个输氧枪(12)通过输氧管道(15)和高压储氧罐(16)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空心旋流调节拉杆(9)设置在浓煤粉气流喷口(6)的轴线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输氧枪(12)喷口轴线与微油点火枪(10)枪口外的轴线相交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5)还包括两个温度测点(14),靠近每个浓煤粉气流喷口(6)出口设有一个温度测点(1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多层拱下二次风喷口(8)是由多个二次风喷口(8)并排组成,每个二次风喷口(8)的喷口中心线呈水平设置,且每个二次风喷口(8)与炉体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其特征在于: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5)还包括两个氧量调节阀门(17),每个输氧枪(12)上安装有一个氧量调节阀门(17)。2CN111023084A说明书1/5页一种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灵活调峰技术的电站锅炉,具体涉及一种双旋风筒浓淡煤粉分离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背景技术[0002]近些年,随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介入,中国的电力系统发生了巨大改变。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容量在电网中所占比重与日俱增。然而,由于发电方式本身的局限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出力不稳定性为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带来巨大挑战;此外,发电侧及需求侧的大量不确定因素也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全年净增火电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