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3375180A(43)申请公布日2021.09.10(21)申请号202110696197.7(22)申请日2021.06.23(71)申请人涂小雨地址235000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人民中路221号金海湾广场1#104号商铺(72)发明人涂小雨(51)Int.Cl.F23J15/06(2006.01)F28D7/02(2006.01)F28G3/04(2006.01)F28G7/00(2006.01)F28G15/00(2006.01)F23J3/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54)发明名称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内同轴线安装有内壳体,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形成排烟通道,内壳体内部构成燃烧室;外壳体与内壳体的相对两端口分别密封安装有端盖一和端盖二,端盖一上安装有伸入燃烧室的燃烧器;内壳体的内侧以及外侧均缠绕有管体,管体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延伸至外壳体的外部,外壳体上设有排烟孔。本发明通过部分管体缠绕在内壳体的外侧,部分管体完成对内壳体吸收热量进行部分回收,减少热量的损失,同时缩短水加热的时间。CN113375180ACN113375180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内壳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同轴线安装有内壳体(6),所述外壳体(1)与内壳体(6)之间形成排烟通道,所述内壳体(6)内部构成燃烧室;所述外壳体(1)与内壳体(6)的相对两端口分别密封安装有端盖一(2)和端盖二(4),所述端盖一(2)上安装有伸入燃烧室的燃烧器(3);所述内壳体(6)的内侧以及外侧均缠绕有管体(8),所述管体(8)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延伸至外壳体(1)的外部,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排烟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和内壳体(6)均为筒体结构,安装的外壳体(1)与内壳体(6)的两端口均平齐;所述外壳体(1)上相对于排烟孔(11)的另一侧对称固定有若干支座(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的排烟通道与构成的燃烧室之间通过端盖二(4)内侧设有的凹槽连通;所述排烟通道靠近端盖一(2)的端部内填充有保温层(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与内壳体(6)之间形成排烟通道内还转动安装有清洁部(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部(7)包括环体和刷体,所述环体转动安装在外壳体(1)的内侧面上,所述环体的内侧均布有若干呈螺旋状分布的刷体,所述刷体的端面与管体(8)的表面接触;其中,所述刷体的两端均延伸至缠绕在内壳体(6)外侧面上的管体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8)的进水端穿过外壳体(1)与内壳体(6)外侧面上缠绕的管体(8)连通,所述管体(8)的出水端依次穿过内壳体(6)和外壳体(1)延伸至外壳体(1)外部;其中,所述管体(8)的进水端和管体(8)的出水端均靠近端盖一(2)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6)的出口端配合安装有阻焰器(9)。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焰器(9)包括锥形壳体(91)、挡板(92)、连接杆(93)和转动杆(94),所述锥形壳体(91)的凸起端伸向内壳体(6)内部,所述锥形壳体(91)的锥形面上开设有若干凹槽(911),所述凹槽(911)内转动安装有挡板(92),所述挡板(92)的安装轴上安装有扭力弹簧;所述锥形壳体(91)上开有导向槽(912),所述导向槽(912)远离锥形壳体(91)的连接端;所述锥形壳体(91)靠近挡板(92)连接端转动安装有转动杆(94),所述挡板(92)与转动杆(94)位于锥形壳体(91)的相对两侧面上,所述转动杆(94)与相邻的挡板(92)之间通过连接杆(93)连接,所述连接杆(93)穿过导向槽(912)。2CN113375180A说明书1/4页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余热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背景技术[0002]节能减排工作正在全社会范围内全面推进,与此应运而生,产生了多种节能以及能量回收方式。现在,我国能源利用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余热回收技术仍然具有很大开发空间和潜力,以致大量工业余热/废热资源由于现有技术的制约而未能得到有效地回收利用。以钢铁行业为例,我国钢铁行业中各种炉窑排放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率仅为30%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