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3654062A(43)申请公布日2021.11.16(21)申请号202111059426.0(22)申请日2021.09.10(71)申请人常州江南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3000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旺贤路30号(72)发明人韩培马庆磊李文伟张家立邹伟利(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96代理人李丹(51)Int.Cl.F23G7/06(2006.01)F23Q13/02(2006.01)C10B27/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54)发明名称一种焦炉炭化室上升管荒煤气自动联锁点火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焦炉炭化室点火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炉炭化室上升管荒煤气自动联锁点火装置。包括上升管盖、点火枪以及驱动上升管盖启闭的驱动器;所述点火枪通过传动装置可转动设置在上升管顶部的支架上,传动装置通过连杆机构与驱动器连接;通过自动点火将残余荒煤气全部燃烧,减少无组织的烟尘排放。CN113654062ACN113654062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焦炉炭化室上升管荒煤气自动联锁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升管盖、点火枪以及驱动上升管盖启闭的驱动器;所述点火枪通过传动装置可转动设置在上升管顶部的支架上,传动装置通过连杆机构与驱动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炭化室上升管荒煤气自动联锁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套设在驱动器延长轴上的拨杆,以及拨杆另一端连接的连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焦炉炭化室上升管荒煤气自动联锁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蜗轮以及设置在蜗轮上的凸轮;所述凸轮上设有长圆孔状的导向槽,蜗轮中央的连接轴贯穿导向槽;所述连杆与蜗轮配合段为蜗杆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炭化室上升管荒煤气自动联锁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枪包括点火头、点火线路以及激发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炭化室上升管荒煤气自动联锁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为上升管盖启闭气缸。2CN113654062A说明书1/3页一种焦炉炭化室上升管荒煤气自动联锁点火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焦炉炭化室点火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炉炭化室上升管荒煤气自动联锁点火装置。背景技术[0002]炼焦炉的污染特点是间歇性排放。炼焦生产过程中,在装煤、推焦以及熄焦时,炼焦炉要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无组织的烟尘,其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0003]在推焦前的打开上升管的管盖操作(简称为“打盖操作”)中,由于焦炭残余挥发分和炭化室内残余荒煤气的存在,无可避免的会向大气排放无组织的烟尘,无组织的烟尘的扩散点随着炉号的变化而变化。残余荒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H类无机物和少量有机物,通过将其点燃燃烧,可大幅降低其对大气的污染。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人工来完成打盖操作和点燃操作,对上升管的打盖操作,然后举起火把来点燃上升管中排放的烟尘。[0004]上述操作的缺点是,人工劳动强度大,也会造成残余荒煤气的逸散,也可能造成“放炮”现象。“放炮”现象的发生,是由于上升管的位置较高,打开上升管的管盖的瞬间,空气混入上升管的残余荒煤气中,其后火把的火苗才点燃,这时就会发生爆燃。“放炮”现象会导致炉体密封不严、窜漏,残余荒煤气直接通过烟囱排放,间接造成环境污染。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自动点火将残余荒煤气全部燃烧的一种焦炉炭化室上升管荒煤气自动联锁点火装置。[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0007]一种焦炉炭化室上升管荒煤气自动联锁点火装置,包括上升管盖、点火枪以及驱动上升管盖启闭的驱动器;所述点火枪通过传动装置可转动设置在上升管顶部的支架上,传动装置通过连杆机构与驱动器连接。[0008]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套设在驱动器延长轴上的拨杆,以及拨杆另一端连接的连杆。[0009]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蜗轮以及设置在蜗轮上的凸轮;所述凸轮上设有长圆孔状的导向槽,蜗轮中央的连接轴贯穿导向槽;所述连杆与蜗轮配合段为蜗杆段。[0010]所述点火枪包括点火头、点火线路以及激发器。[0011]所述驱动器为上升管盖启闭气缸。[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自动点火将残余荒煤气全部燃烧,减少无组织的烟尘排放。附图说明[0013]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0014]其中: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3CN113654062A说明书2/3页[0015]图2为本发明上升管盖开启时涡轮结构示意图;[0016]图3为本发明上升管盖关闭时涡轮结构示意图;[0017]图4为本发明主动轮结构示意图;[0018]图5为本发明防护板结构示意图;[0019]附图中,1为上升管盖,2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