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3832291A(43)申请公布日2021.12.24(21)申请号202111227012.4(22)申请日2021.10.21(71)申请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43000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华西路8号(72)发明人潘军赵滨顾仲骏刘威(74)专利代理机构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代理人文香达(51)Int.Cl.C21C5/44(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转炉渣补料斗、吊具及其使用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炉渣补料斗、吊具及其使用方法,涉及转炉炼钢技术领域。该转炉渣补料斗、吊具,包括转炉渣补料斗、转炉渣补料斗主吊具和转炉渣补料斗副吊具,所述转炉渣补料斗包括渣补料斗本体,所述渣补料斗本体左侧的底部设置有挂耳,所述渣补料斗本体的正表面和背部以及渣补料斗本体左侧的顶部均设置有吊眼。该转炉渣补料斗、吊具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在渣补料斗下料口斜面上设有凸台结构,起到了减缓生铁块加入转炉内速度的作用,有利于生铁块平铺至整个转炉倒渣面炉衬,补炉效果得以保,同时,在渣补料斗吊具的配合使用下,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CN113832291ACN113832291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转炉渣补料斗、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炉渣补料斗、转炉渣补料斗主吊具和转炉渣补料斗副吊具,所述转炉渣补料斗包括渣补料斗本体(1),所述渣补料斗本体(1)左侧的底部设置有挂耳(3),所述渣补料斗本体(1)的正表面和背部以及渣补料斗本体(1)左侧的顶部均设置有吊眼(2),所述渣补料斗本体(1)右侧的底部设置有凸台(4),所述转炉渣补料斗主吊具包括主吊环(5),所述主吊环(5)上套设有三个主卸扣(6),所述主卸扣(6)的底部通过主链条(7)连接有主钩头(8),所述转炉渣补料斗副吊具包括副吊环(9),所述副吊环(9)的底部套设有副卸扣(10),所述副卸扣(10)的底部通过副链条(11)连接有副钩头(12)。2.一种转炉渣补料斗、吊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渣补料斗、吊具,具体操作如下:当转炉倒渣面炉衬需要渣补维护时,根据倒渣面炉衬侵蚀状况,事先在废钢跨往渣补料斗内配加好满足渣补要求的一定量生铁块,将主吊环(5)挂进天车主钩,再将主吊具的三个主钩头(8)分别挂进渣补料斗的吊眼(2),天车主钩上升,将载有生铁块的渣补料斗吊运至需渣补炉座附近,天车主钩下降,将渣补料斗落至炉前作业平台;将挂进渣补料斗后侧站板中心处吊眼的钩头卸掉,将副吊具的副吊环(9)挂进天车副钩,将副吊具的副钩头(12)挂进渣补料斗的挂耳(3),天车主、副钩同时上升并移动,将载有生铁块的渣补料斗吊运至需渣补的炉座,转炉渣补参考角度60至65°;当渣补料斗下料口斜面担落在转炉炉口时,天车副钩缓慢上升的同时,转炉炉口缓慢向下摇动,实现生铁块平铺至整个倒渣面炉衬的目的,补炉效果得以保证。2CN113832291A说明书1/3页一种转炉渣补料斗、吊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转炉渣补料斗、吊具及其使用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转炉炼钢生产过程中,转炉倒渣面炉衬由于受铁水和废钢的机械冲刷作用、钢水、炉渣对炉衬的化学侵蚀、以及温度梯度变化造成炉衬剥落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会使炉衬的局部部位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了使转炉炉衬的利用率和转炉作业率达到最高,必须及时对炉衬损坏部分进行维护。[0003]生铁块渣补工艺因其具有时间短、耐侵蚀、效果好和成本低的特点,是目前大多数钢企普遍采用的倒渣面炉衬维护方法。传统的渣补操作流程为:出钢完毕后,将一定量的生铁块通过废钢斗或料斗加入炉内,加生铁块的同时,转炉炉口随废钢斗或料斗缓慢向下摇动,以确保生铁块平铺至倒渣面炉衬。生铁块加完后,转炉反复摇动,使炉渣完全覆盖生铁块,以确保渣补效果。[0004]由于现行废钢斗或料斗为平底结构,在向转炉内加入生铁块时,若转炉炉口偏高,行车副钩上升较快,或者转炉向下摇动与行车副钩上升配合失当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废钢斗或料斗内生铁块加入速度过快,生铁块大多滑落至倒渣面炉衬中后部,不能起到平铺整个倒渣面炉衬的效果,进而达不到护炉的目的。发明内容[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炉渣补料斗、吊具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由于现行废钢斗或料斗为平底结构,在向转炉内加入生铁块时,若转炉炉口偏高,行车副钩上升较快,或者转炉向下摇动与行车副钩上升配合失当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废钢斗或料斗内生铁块加入速度过快,生铁块大多滑落至倒渣面炉衬中后部,不能起到平铺整个倒渣面炉衬的效果,进而达不到护炉的目的的问题。[0007](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