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永久的悔》[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而自然的描写方法,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的复杂的感情。2、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体会“子欲养而亲不待”,体会父母亲人对他们的爱,让学生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亲人相处的最佳方式。[教学重、难点]重点:1、真实平淡的语言中感受复杂深沉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2、学习并掌握本文真实平淡的描写方法。难点:1、本文的线索是吃的,这一点不常见,所以要稍加解释;2、文中对母亲的描写不多,但感人至深,原因何在?[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以前学过哪些与母亲有关的文章?(提问后师生齐背孟郊的《游子吟)。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可能我们有不理解的时候,但最后我们都有会明白的。因此,从古到今,无论是谁,都对母亲永生难忘,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她给,我们的未来是他们撑起,我们有理由来歌颂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季羡林老先生,在90高龄写的一篇文章《永久的悔》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介绍:季羡林生于1911年,山东清(今临清)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1930年,考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并与其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清华\"四剑客”。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福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著有散文集《天竺新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2、问题:有没有人了解“清华四剑客”?明确:“清华四剑客”指得是吴组缃、林庚、李长之和季羡林。这四个人并不是一个系,年龄相差两三岁,季羡林年龄最小。其中,只有李长之是他的老相识。大概因为拥有共同的兴趣,四个人便成了好友。“四剑客”在一起,指点江山,臧否人物,但是,讨论最多的还是文坛新事。“四剑客”后来都成了著名的作家、诗人和学者。吴组缃在清华毕业后,成为一名左翼作家和教授。林庚成了有名的诗人和教授,李长之则是著名的文学家。二十年后,院系调整,吴组缃、林庚调到北京大学任教。如今,“四剑客”中,李长之命运多蹇,早已离开了人世。1994年,吴组缃也因病去世。前不久,林庚也与世长辞。而本文的作者季羡林也已是垂垂老矣。写这篇文章时季老先生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深刻的地位。那么,让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永生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季老先生的回忆。三、教授新课(一)阅读文章,整体把握。1、学生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标出生字生词,查字典解决。后悔(huǐ)俯拾皆是(fǔ)简陋(lòu)唾手可得(tuò)立锥之地(zhuī)孤苦伶仃(língdīng)无缘(yuán)够呛(qiàng)模糊(mó)轮廓(kuò)懵懵懂懂(měng)寄人篱下(lí)耕耘(gēngyún)白面馍镆(mó)2、在顺畅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放声朗读,体会感情。3、提问:读这篇文章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结:痛苦、悔恨。(二)把握全文的线索思路(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本文表面上是以作者的回忆为线索,然而贯穿始终,时隐时现的一条内在的主线则是“永久的悔”,全文就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请你边读边理清文章的线索和结构,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段),开篇点题,“永久的悔”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第二部分(3~9段),记叙“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3~5段),概括叙述了家庭的基本情况;第二层(6~8段),详细叙述自己幼年的生活状况;第四层(第9段),详细叙述了母亲的艰苦生活。第三部分(第10~11段),扣题,“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作者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结果造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局面。这样安排结构,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2、作者悔什么?为什么悔?悔的表现是什么?明确:作者悔的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悔的原因是母亲受尽了苦难,悔的具体表现是第十段。3、中间叙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