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5367733A(43)申请公布日2016.03.02(21)申请号201510953071.8C08J5/18(2006.01)(22)申请日2015.12.16(71)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地址230009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193号(72)发明人姚路路朱昊崔鹏陈亚中(74)专利代理机构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代理人吴启运(51)Int.Cl.C08G18/12(2006.01)C08G18/66(2006.01)C08G18/32(2006.01)C08G18/75(2006.01)C08G18/73(2006.01)C08G18/4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苯酐聚酯多元醇水性聚氨酯膜的制备方法和用途(57)摘要一种基于苯酐聚酯多元醇水性聚氨酯膜的制备方法,在机械搅拌、冷凝回流条件下,将苯酐聚酯多元醇和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侧链含羧基的小分子二元醇,小分子多元醇逐步聚合,然后加入三乙胺使侧链羧基形成季铵盐,得到聚氨酯预聚体,该预聚体在快速搅拌下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后,加入扩链剂二元胺,得到聚氨酯乳液;将聚氨酯乳液在玻璃板表面流涎成膜,自然晾干后120℃干燥至恒重,得到基于苯酐聚酯多元醇水性聚氨酯膜。该膜可用于渗透汽化分离苯/环己烷。CN105367733ACN105367733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基于苯酐聚酯多元醇水性聚氨酯膜的制备方法,包括聚合、扩链和成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是将一定摩尔配比的苯酐聚酯多元醇、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小分子多元醇、侧链含有羧基的小分子二元醇和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在30~40℃搅拌反应30min后,升温到75~80℃反应3~5小时,降温至30~40℃,加入三乙胺成盐,30~40℃反应15~30min,得到基于苯酐聚酯多元醇亲水性聚氨酯预聚体;该预聚体在快速搅拌的情况下于5~20℃的去离子水中分散均匀,加入扩链剂小分子二元胺,继续搅拌60~90min,得到基于苯酐聚酯多元醇水性聚氨酯乳液;所述的摩尔配比为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中异氰酸酯基团的摩尔量与苯酐聚酯多元醇、侧链含有羧基的小分子二元醇、小分子多元醇所含羟基的摩尔量以及小分子二元胺所含胺基的摩尔量总和之比为1.1:1~1.3:1;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与苯酐聚酯多元醇的摩尔比为3:1~6:1;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与侧链含有羧基的小分子二元醇的摩尔比为3:1~5:1;三乙胺和侧链含有羧基的小分子二元醇的摩尔量相同;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与小分子二元胺的摩尔比为4:1~10:1;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质量与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0.005:1~0.01:1;去离子水的用量为调节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固含量为8~30%。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苯酐聚酯多元醇选自聚邻苯二甲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醇、聚邻苯二甲酸-1,6-己二醇酯二醇或聚邻苯二甲酸新戊二醇酯二醇,分子量1000~3000。3.根据权利要求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苯酐聚酯多元醇分子量为2000。4.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链含有羧基的小分子二元醇选自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选自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分子多元醇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分子二元胺选自乙二胺、丙二胺、己二胺、对苯二胺、邻苯二胺、间苯二胺、联苯胺中的一种。8.一种如权利要求1制备的聚氨酯膜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膜在苯/环已烷体系中作为渗透汽化分离膜的应用。2CN105367733A说明书1/8页一种基于苯酐聚酯多元醇水性聚氨酯膜的制备方法和用途一、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用的有机膜、特别是一种水性聚氨酯渗透汽化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苯酐聚酯多元醇水性聚氨酯膜的制备方法和用途。二、背景技术:[0002]在化学工业中,通常使用苯加氢制备环己烷,因此将环己烷产品中残留的苯进行分离显得非常重要。而苯和环己烷在分子大小、极性、物理和化学性质等方面非常接近,沸点也相差很小(仅差0.6℃),且会形成共沸体系而无法通过常规精馏进行有效分离。现在常用的共沸精馏、萃取精馏等方式普遍存在能耗大、投资成本高、流程复杂、需加入辅助试剂等缺点。[0003]渗透汽化(Pervaporation,简称PV)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分离膜对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溶解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