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颍上县耿棚镇杨庄小学:何继珍内容摘要: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当今,许多家长、学校都在为提高孩子的智商而煞费苦心,但是千万不要忽视孩子“情商”的培养,让我们的孩子学会感动,学会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一切给予过你帮助的人,学会爱与被爱,使孩子们的心更善,情更真。我想,惟有如此,德育才会更全面、更完善。关键词:感恩、德育、感恩教育、回报正文:当前,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普及,不少孩子成了家中的“小皇帝”:要什么有什么,得到的东西似乎是理所当然,他们随心所欲地吆喝着父母为他们干这干那,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为他们提供的方方面面的照顾,偶尔有一点不如意,还要摆脸色给父母看。孩子们孝敬父母和长辈的意识越来越淡薄,他们只知道向父母索取关爱,却不懂得给予;他们只知道向父母提出要求,却不懂得回报,他们的物质生活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富裕,情感世界却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贫瘠,若是这样,我们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因此,在这个突飞猛进的知识经济时代,我想说:别忘了教育我们的孩子,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孩子感恩意识淡薄的根源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人健康性格的表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成长在现代文明下的孩子遗失了一颗感恩的心呢?(一)家庭原因1、众星拱月式的关爱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居多,家长太过于溺爱,惟恐怠慢了孩子,于是凡事替孩子包办,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哪里还有回报意识,哪里还能学会感恩?2、价值取向的误解家长以为分数就是一切,相当多的父母会用这样的话教育孩子:你好好读书,家里的事情不要你操心;你把书读好了,就是对我们的最好报答了。这就把孩子最初的自发的感恩之心给扼杀掉了。3、沟通的缺失沟通的缺失,是孩子感恩之心丧失的又一重要原因。据调查,相当多的孩子不了解父母的工作:父母工作中的辛苦,他们不了解;父母面对生活所承受的压力,他们不知晓。而父母为了让子孩子集中精力学习知识,也不愿意让孩子了解自己工作的压力和艰难。不体会父母的不易,也难形成感恩的意识。4、不当的教育方式经济社会带了了人们思想的变革,一切以经济为中心,连对孩子的教育也没有逃出经济这一杠杆。成绩考好了,奖你钱;受了老师一回表扬,奖你钱;洗了一个饭碗,奖你钱;为妈妈倒了一杯茶,奖你钱……“钱”俨然成了一根指挥棒,左右着孩子的思想,人性中的真善美也离一些孩子越来越远了,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知恩图报都成了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许多家长都习惯于这种默默的付出,习惯于这种暗地里的爱,从不要求回报和感恩,这一直被我们骄傲地认为是浓浓的亲情,是中国父母的美德,但这恰恰可能是一种错误的爱,因为它有意或无意淡化了孩子的回报意味。不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付出,孩子哪里懂得珍惜?哪里还有感恩意识?所以有许多学生对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教育置若罔闻,因此有时我们的许多教育就显得无奈而力不从心。(二)学校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的成为了焦点,教育部门也正在竭尽全力打造教育品牌。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跳出教育看教育,就不难发现,教育的瑕疵依然存在。1、重智育轻德育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往往都是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基础。完整教育的缺失,必然培养出不完整人格的人。”其次,学校虽然也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程,但是重说教,重灌输,一味依靠教材,远离生活的本来面目。思想品德课程的考查,教师也往往采用书面考查的形式,把它“智育化”了,对于孩子的真正思想状况洞察甚少,分析甚少,指导甚少,对于感恩教育就更谈不上重视了。2、感恩教育的引导者主体单一在十分注重教育质量的今天,不少教师认为,对孩子的思想教育是班主任的事,和自己无关,自己只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便是最大的成效。班主任对孩子们的思想教育很少得到任课教师的协作,得到家长的响应,至于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更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有的家长甚至不知道什么叫感恩教育,由此可见,对孩子的感恩教育的引导者主体是多么单一。3、不求回报的师爱学校里,老师默默的爱,默默的奉献,无痕无迹,学校和社会一直大为倡导,并把这种师爱不断地神圣化。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却让我们的孩子麻木了,无意中培养了他们从小缺少对爱的用心体会和触摸,缺少对爱的回报的意识和责任。我们常说爱是不需要回报的,其实爱理当得到回报,这种回报就是感恩,有了感恩,爱才会传承,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三)社会原因放眼周遭,许多不和谐的现象频频呈现:虐待老人、不养育老人的事例常有发生;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牺牲集体和他人的利益的事件屡见不鲜;为了一点点小事和他人斤斤计较,争得面红耳赤;公共汽车上,很少再看到主动让位者;助人为乐被看作是傻瓜,拾金不昧被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