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网络伦理的建构论文伦理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在谈网络伦理之前,有必要先考察一下一般意义上的伦理概念。一般可以简单地认为,伦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观念,是对道德的哲学抽象。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规定禁止的行为;二是对可为行为的优化排序。[3]传统伦理学理论的研究包括非规范的和规范的两种类型。非规范的包括以通过经验分析对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行为和人性进行描述的描述伦理学和以逻辑学和语言学方法研究道德形式的元伦理学;规范的包括立足现实生活,通过探讨是非界限和标准,制定道德规范,并以此规范和约束人们的道德实践的规范伦理学,以及以规范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的应用伦理学。人们在生活中对善恶的判断,属于应用伦理学的研究内容,而应用伦理学的依据如上所述,是规范伦理学所提供的基本原理,这些作为评判标准的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则来自于生活。然而,不同的社会历史时代、同一时代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人,能否接受统一的评判标准?答案是否定的。伦理———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它必然是以特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不存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所谓普世伦理。在不同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从不同的利益立场出发,必然会形成不同的伦理准则。从历时性来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某一历史阶段被普遍认同的伦理观念可能会失去其合理性,就像现在恐怕没有人再要求妇女遵从所谓的“三从四德”;从共时性来讲,在同一个时期,在某些群体看来应该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的伦理规范在另一个群体看来则未必。例如儒家讲“爱人”,但在墨家那里,“爱人”被讽为“亲亲有术”,他们讲“兼相爱,交相利”,儒家则反讽墨家为“是无父也”,“是禽兽也”[4];儒家讲“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义制利”,而墨家则讲“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儒墨两家的“义利之辨”能否辩出个孰是孰非?从上面简单的例子能够看出来,在不同时期,或者在同一时期社会的各个阶层所认同的伦理标准是不同的。而在网络社会,通信设备将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处于地球各个角落的人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很方便地对话、交流,任何一个网络社区都可能容纳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传统、不同阶层的人。因此,网络伦理必须是全球伦理,而不像传统的伦理那样可以只是某一特定区域的伦理,这一点,是网络伦理和传统伦理的一个根本的不同之所在。所以,要建构网络伦理,势必需要寻找到可被任何民族、任何阶层都能够认同的道德规范标准,也可以称这种标准为普世伦理。事实上,人们为寻求普世伦理也做出了很多努力,虽然这种努力当初的目的和网络并没有什么关系。在1993年“世界宗教会议”上通过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中指出:没有一种全球伦理,便没有更好的全球秩序,并以耶稣的名言“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和孔夫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作为支持。提出了言行诚实,致力于宽容的文化与诚实的生活等几条所谓的“不可取消原则”[5]。不可否认,这些原则对于建立全球伦理是必要的,但问题是它的现实性并不大,时至今日全球各地的矛盾冲突不断,战火不熄。达成《走向全球伦理宣言》里希冀的全球共识也仅仅是人类的美好愿望。作为权力附属的传统伦理既然不存在一个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伦理原则,那么伦理观念自然会呈现出历史性、多样性。伦理是否是普遍的“善”的要求?伦理———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它有其产生的社会现实基础。作为和法律一道起着调节控制社会秩序的社会意识,它的作用在于维持社会思想稳定和统治阶层的统治合理性,而任何统治阶层,都会通过种种手段来维持自身的统治地位。军队、国家机器、意识形态是最主要的三种手段,三种手段各司其职,共同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其中意识形态主要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合理性进行论证和辩护,从思想意识方面来维护其统治,其内容包括科学、政治、法律、艺术、宗教、道德等,也包括伦理。“伦理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去调整人际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6]。这种规范,在阶级社会,则带有强烈的阶级印记。关于道德起源和本质的学说很多,认为道德是神的启示,比如各种宗教;认为道德是人性的内在要求,比如,宋明理学从人性中寻找道德起源;康德则提出“善良意志”;有理论还认为人类的道德来自于动物界等等。我们这里无意去探讨道德的起源问题,而只是就现在的道德产生根源和存在目的进行分析。可以肯定一点的是,道德的合理性基础只能从现实中寻找,从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之中去寻找,而从这些或多或少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心”、“性”、“善良意志”等等中去寻找是没有出路的。马克思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7]人类社会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一切意识形态都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伦理也不例外,任何伦理道德总是为特定的阶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