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广告语与流行语的互动关系研究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4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一、选题背景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社会文化的日益多元化,流行语日益普及,流行语语言形式简洁凝练,语言幽默风趣,切合社会热点,使其不仅仅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使用,在广告中也常常能感觉到流行语的魅力所在。流行语和广告产生了一种互动作用,提高关注度,满足受众求新、求变的心理,可以在情感、心理上与消费者形成共鸣,吸引受众注意,收获口碑,提高关注度。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语,而不同的流行语则作为社会一根敏感的神经,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国际上目前也越来越关注流行语,特别是在网络时代,网络的强大力量使网络流行语成为国内外一大热点,流行语真实的反映出一种社会状况。一些广告人也充分利用流行语来撰写广告文案,而广告语的特性使得一些广告语成功的转化为流行语并且经久不衰,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2012年,当“世界末日”在玛雅文化所在地之一墨西哥成为挂在人们嘴边的流行语时,整个世界似乎因此更多了一份低迷的气氛。在欧洲,“一团糟”的社会现实让“缩小贫富差距”等词语流行起来,法国人甚至鼓励人们“购买法国货”以振兴经济;在中东,政治乱局派生了多个有关人性特征的指代词,每个人都想知道“奥马尔苏莱曼背后的人”到底是谁;在亚洲,新兴经济体代表之一印度似失去了笼罩自己的光环,“改革”一词从上到下,都那么让人头疼;一再拖延解散内阁的日本前首相野田,也让“近期”这个词有了新的解义;在拉美,一面是“忧伤”的阿根廷人为无法获得的美元发愁,另一方面巴西人以特有的奔放情怀,幻想着世界杯到来后一切都能有新改变;被总统选战轰炸了几个月的美国年轻人说:YOLO!(你只活一次!)那么,又何必斤斤计较呢?于是,《江南Style》随着“鸟叔”特有的骑马舞,风靡了整个世界;年末的中国人用特有的“走你”姿势,伴随“歼-15”一飞冲天。这些流行语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广告撰稿人也利用这些流行语来撰写广告语,例如“吊丝”、“江南style”、“舌尖上的**”等。广告语本身简洁凝练、明白易懂、富有情趣,因此,广告语演变成流行语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柒牌中华立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飞利浦等等。在广告语发展到今天,一些日常化的语言也被广告人引用成为成功的广告语,例如:雀巢咖啡的“一天好开始”“味道好极了”都是极具生活化的语言,当被用于特定产品的广告语时却吸引了无数消费者,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还有一个典型的现象,一些广告语改变了原来汉语的语法和语义,广告语言在经营注意力方面固然有诸多可取之处,但是广告与语言一旦结合就具备其独有的特点,在意义的组合、词语的搭配等方面允许出现一些不同于共同语的表达方式。然而,我们发现生活中很多广告用语片面求新求异,违反了普通常识和大众情感,有些广告用语甚至有悖道德、触及到法律。研究广告语与流行语的互动关系,广告撰稿人可以将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语运用到广告语中,增加广告语的感染力,提高关注度,满足受众求新求变的心理。三、参考文献[1]陈培爱.广告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罗伟民.略论广告创意.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6]祁祺.一个挺有创意的人.小学生创新作文.2011(03)[7]杨保军,张晓虎.试论价值观念的传递.青海社会科学,2012(02)[8]张旭.从创意到创利.英才,2011(02)[9]蒋旭峰,杜骏飞.广告策划与创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常君,语言模因与日常生活流行语,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游五洋,陶青.信息化与未来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2]蒋录全.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北京:图书出版社,2008[13]夏绍玮,杨家本,杨振斌.系统工程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4]胡正荣.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战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5]曹志耘.广告语言艺术.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1992.98-104.[16]宋玉书,王纯菲.广告文化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5.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一、研究的问题广告语言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获得了一种历史上任何一种语言形式都不曾具有的“话语特权”,一种可以违背语言日常用法和词典意义的“特权”。借助大众传媒,没有一种传统的语言形式可以和他相抗衡。这就涉及到当代广告语言的一个典型症状——“语法的强暴”。这种语法的强暴体现在许多方面,其显著者主要有:首先,我们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