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9867400A(43)申请公布日2019.06.11(21)申请号201910121999.8(22)申请日2019.02.19(71)申请人北京中科康仑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100083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财智国际大厦C-2008室(72)发明人李志强刘晨明林晓(51)Int.Cl.C02F9/10(2006.01)C22B23/00(2006.01)C22B3/24(2006.01)C22B9/02(2006.01)C22B7/0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镍(钴)萃余液的深度去除镍、钴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钴)萃余液的深度去除镍、钴的方法,其首先将废水进行pH调节后,通过树脂深度除油,出水进一步调节pH后进行沉降,得到出水净化后液和沉淀浆液;出水净化后液经蒸发结晶得到镍(钴)产品;沉淀浆液经过滤得到氢氧化镍(钴)产品;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镍(钴)萃余液深度去除的问题,实现了最终镍、钴以氢氧化镍(钴)形式回收,回收率超过99.99%;全流程不向系统引入杂质,镍(钴)产品纯度超过99.95%。CN109867400ACN109867400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镍(钴)萃余液的深度去除镍、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废水进行pH调节后,通过树脂深度除油,出水进一步调节pH后进行沉降,得到出水净化后液和沉淀浆液;所述出水净化后液经蒸发结晶得到镍(钴)产品;所述沉淀浆液经过滤得到氢氧化镍(钴)产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最终得到的氢氧化镍(钴)产品,镍(钴)回收率超过99.99%。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出水净化后液经蒸发结晶得到镍(钴)产品,产品纯度超过99.9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废水pH调节至2~3后,进入树脂除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树脂深度除油出水进一步调节pH至7~7.5,出水进入沉降池。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沉降池出水得到净化后液和沉淀浆液。7.如权利要求4所述得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pH用盐酸溶液或硫酸溶液。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pH用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净化后液Ni(Co)含量小于0.001mg/L。10.一种利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的废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为镍、钴萃取工艺的镍、钴萃余液,其pH为5~7.5,主要成分为氯化铵或氯化钠或硫酸铵或硫酸钠,Ni(Co)含量为20~100mg/L,油含量为60~300mg/L。2CN109867400A说明书1/4页一种镍(钴)萃余液的深度去除镍、钴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镍(钴)萃余液的深度去除镍、钴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萃取法富集和提纯镍(钴)一般是在萃取之前先将萃取剂(主要为磷酸酯类萃取剂,如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酯)用磺化煤油等溶剂稀释[1],然后用氨水和液碱等碱性溶液皂化,皂化后有机相用于萃取。萃取反应结束后,通过机械澄清获得水相和富钴有机相,萃余液(水相)成分多为钠盐或铵盐,通常进行蒸发结晶制备盐类产品;富钴有机相用酸液反萃,获得空白有机相和富钴水相。空白有机相返回萃取工艺;富钴水相主要成分为硫酸镍(钴)或氯化镍(钴),用于生产三元锂电池前驱体材料、金属镍(钴)以及其他镍钴产品。[0003]在工业实际生产中,镍、钴萃取率很难达到100%,萃余液中往往会残留少量未被萃取的游离镍(钴)离子,另外,由于镍(钴)金属萃合物溶解度等原因,萃余液中还会携带一部分以金属萃合物形式存在的镍或钴,总镍(钴)含量在20~100mg/L。这些萃余液中的镍(钴)如果不去除,会影响蒸发结晶的产品纯度。[0004]目前大部分企业是先用离子交换树脂除镍或钴,然后活性炭除油,最后进行蒸发结晶。该方法的显著缺点是,离子交换除镍(钴)不彻底,出水镍、钴含量仍有7~8mg/L,这是因为离子交换无法完全去除以金属萃合物形式存在的镍或钴。再者,活性炭除油也不彻底,出水油含量仍在7mg/L以上,也影响了镍(钴)的二次去除。由于镍(钴)去除的不彻底,继而影响了最终产品的纯度,也会大大增加蒸发结晶母液的处理难度。另外,含油的料液进入离子交换树脂,会造成树脂污染,继而严重缩短了树脂的使用寿命,投资成本和树脂折旧成本大大增加。[0005]另外,针对镍(钴)萃余液深度处理的研究较少,尚不存在镍(钴)萃余液通过树脂除油研究的先例。因此,发明人潜心研究开发出一种工艺简单,能深度去除镍(钴)萃余液中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