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以化学教学为例中江县兴隆镇中心学校王晗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在初中阶段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元素观、微粒观、实验科学探究方法、物质的分类法、化学价值观等素养。中江县兴隆镇学校开展“351交互循环自然课堂”教学改革,为教学创新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和有力的支撑。“3”指三种不同的课型,即:预习课、展示课和训练课;“5”指五个环节,预习自学环节、交流探究环节、拓展提升环节、检测反馈环节、归纳总结环节。多数环节都由学生自己作主。“1”指一个宗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成为有积极人生价值取向的人,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解决学到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养成什么习惯的问题。交互循环:从课堂结构来看,是指课型之间课堂环节之间、师生角色地位之间、传统教学模式与课改模式之间的交互循环转化。近期阅读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结合学校开展的“351交互循环自然课堂”教学改革,通过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元素观、微粒观、实验科学探究方法、物质的分类法、化学价值观等素养。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一、理性思维与元素观。中考物质推断题要求学生理性思维,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在初三化学复习时,对推断题作了重点、难点分析,因物质推断题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元素观,或理解为“原子观”。重点教学目标:原子守恒的思想、物质化学反应的特征,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这种类型的题目综合性强,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灵活运用。例如:2016年德阳市一道中考题:学生根据“题眼”中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X是碳单质(符号C),同时根据信息,可知C中CaCO3,CaCO3在高温下分解产生CaO和CO2,A与E又可通过与X和Y进行相互转化,根据原子守恒可知A是CO2、E是CO、Y是O2,F(CaO)与D反应生成B、A(CO2)与B反应生成C(CaCO3),通过元素守恒和反应原理可推断出B是Ca(OH)2。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确立了元素守恒观和反应原理观,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二、学会学习与微粒观。化学教学更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就是讲物质的微观构成和物质的组成。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微粒都是不断运动的。在教学中,首先,用“水的三态变化”来揭示物质构成的本质属性。雨后初晴的夏日,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水滴滴下。通过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认识构成水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度越快这一物质现象的本质特性。其次,通过水的分解实验,让学生理解水分子的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原子,原子不能在分。通过水的合成实验,让学生理解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从而得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的结论。通过学习元素让学生从宏观上知道,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再根据水的分解与合成实验,让学生归纳整理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进一步验证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概念。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启发了学生从微观角度去认识物质、认识世界。三、科学精神与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不仅是一堆事实和理论,更是一种思考和探索的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尽管教材中的内容对教师来说是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因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将知识的自然途径还原为类似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主动探究,通过“真知”的再发现来还原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取知识和技能,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351交互循环自然课堂”改变了当前中小学中普遍有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重复训练的学习方式。学习中教师精心创设研究情境,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理性思维),训练学生大胆猜测(批判质疑),对于问题作多种假设和猜测(勇于探究),教育学生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计划、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注意收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等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