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帮家长走出在孩子美术教育上的认识误区 概要:帮家长走出在孩子美术教育上的认识误区,对于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必修功课。 1、过分强调绘画技巧;2、片面认为美术就是绘画;3、以成人的眼光评价孩子的作品 关键词:家长、误区、建议 蔡元培先生曾经提出“美育代宗教”的主张,朱光潜、宗白华等人亦有利用艺术改变人性心性的愿望,我国美术教育的理语实践甚至可追溯到孔子、老子的时代。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今即使学历平平的家长也往往能认识到美术教育对于孩子之重要:陶冶孩子的情操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更能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长的热情和投入确实值得肯定,但其在孩子美术教育上的诸多认识误区必将给孩子的美术教育的长线发展蒙上阴影,甚至葬送孩子的绘画热情和天赋。 帮家长走出在孩子美术教育上的认识误区,对于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必修功课。 笔者在长期的美术执教过程中,往往抓住和家长有限接触的每个机会,向他们警示家长在美术教育上的几个常见的认识误区,现陈述如下: 一、过分强调绘画技巧 把美术学习看作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是不对的,它应该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如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画的苹果不够圆,太阳涂成黑色而懊恼。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严,过分强调技巧的运用,忽视孩子自身的需要和兴趣的培养,而导致孩子产生畏惧的厌学心理。家长应该转为这种不科学的认识,充分认识技巧只是达到美术教育目标的手段,孩子可以通过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情绪,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我,获得满足感。 二、片面地认为美术就是绘画 许多家长认为:只有绘画才是美术。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片面的。美术除了绘画以外有纸工,泥工等形式多样的手工活动。手脑并用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泥工对孩子有天然的亲和力,喜欢玩泥土是孩子的天性。幼儿也喜欢动手动脑的撕纸,折纸,剪纸等趣味纸工活动。所以,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培养孩子学会使用多种美术活动表现事物的能力。 三、以成人的眼光评价孩子的作品 有的家长以干净,规矩为标准来评价孩子的作品。最典型的表现在用“像不像”、“美不美”作为唯一标准。我们时常听到有的家长会说:“今天画的小汽车真像,”“你怎么画的乱七八糟的,又有星星又有月亮。”“你怎么又撕纸了。”有的家长甚至动手帮孩子添画,来达到自己的满意。 孩子的作品有些在成人看来很可笑,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孩子对事物的特征的认识。如画“我的家”时,有的小朋友将家安在了树上,说自己可以象小鸟一样长有翅膀,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自由自在。很富有想象力。 所以我觉得对孩子的美术作品评价的标准就是构思新颖,富有想象力,充满童趣,画面丰富而富有个性。在此,我为家长提出一些建议: 1、家长首先要认识美术教育的实质,幼儿美术教育应该是通过绘画知识,绘画语言的传授,综合开发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各种能力。培养孩子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素质和人格品质,这些对于孩子将来的生活,学习,甚至在他成人后的事业,家庭,人际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美术教育正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能力及审美视野的提高扩大,艺术的美育作用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使艺术修养成为人类完善自我人格的重要方面。杜东原说:“绘画之事,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恍惚变换,像其物宜。足以启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 2、家长应走出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误区,重视幼儿素质的培养,而不是望子成“家”成“星”的教育。清代王昱说得更生动具体:“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僻,释躁心,迎静气。”作为家长,切不可追求一时的教育效果,更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或有盲从的心理,要呵护好孩子心中的艺术之芽,进行科学的美术教育,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当然,我们的美术教育应以科学性为前提,既要有明确的健康标准,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因为真善美和假恶丑是旗帜鲜明的一对范畴,所以美术教育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说应是明确的,不能含糊。此外,因为美的内容和形式又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因此,它的标准性应是开放的范畴。众所周知,我们之所以能够欣赏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艺术作品,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人性”基础或“人文”基础。追求真善美和对生命的观照、感悟、体验,就是人类的共性,不管体验和追求的方式有多大的区别,都不可能否认这一点。“审美教育的全部着眼点是感性的人。在感性层次上,激发、诱导、发展人的各种本质力量。审美的人,绝不仅仅意味着在艺术上有特殊资质或艺术感受力敏锐。它是一个具有人的本体论意义的概念……这是一种要求完美,要求统一性,要求一个活的生命存在的态度,同时也是一种把握完美,把握统一性,把握活的生命存在的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