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关注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师关注的往往是部分学生,提问的时候,更多的是那些优等生,生怕自己的课堂出“乱子”,很少真正顾及教室后几排或者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其实,反过来想一下:教师只顾讲而忽略学生的参与,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长此以往,更多的所谓的“学困生”将会出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而教育者的任务在于使每个儿童对自己的集体抱有感激心情”。怎么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通过自己的积极实践与探索,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在课堂上做到三个“关注”——即关注学生的参与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因为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一、关注学生的参与感 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地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参与感 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的动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尤其是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情境,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学生的参与愿望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学习源自于疑问,问题情境往往能造成悬念,让儿童因好奇而要学,因此结合课文,在导入中提问,让学生在渴望答案的情境中学习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如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时,蜡烛为什么会有半截?这半截蜡烛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让学生带着求解疑问的心理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2、树立自信,鼓励敢参与 心理学认为:学生的潜能你想有多大,就有多大。我们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记得在一次课堂上,我点到一名同学读书,当他出现结巴的现象时,很多同学高举右手想代替他回答。我看到了他怯生生的眼睛,那是一双渴望理解和寻求帮助的眼睛,于是我带着他读了前两句之后,在我目光的鼓励下他读完了一整段,我给了他一个灿烂的微笑作为奖励。从此,课堂上再也没有人讥笑他结巴了,他也自信了很多,乐意举手发言了。可见,只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才能使他们大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3、获得成功,享受参与乐 在学习活动中,我们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使每一个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因此要为“学困生”多创造机会,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使全体师生共享成功的喜悦,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再去体验更大的成功。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作为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1、多实践,提高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正如李炳亭教授所言学习就像打麻将,唯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获得情感体验操,才能真正学会。因此我们的课堂不妨给学生留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善交流,促进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情感。 小组合作之前,首先要优化组合,合理组建小组,组长组员合理分配,各尽其责。教育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同时要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表达,要遵守组织纪律,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保证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和实效性。 三、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 (一)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在教学中,如果不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就带有盲目性,效果甚微,也就达不到训练的目的。那么,在课堂上我们该教给学生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我是这样做的: 1.先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在教学中,我通常要求学生首先把课文反反复复地多读几遍,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再一段一段、一句一句地去读、去想,概括文章大意。 2、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找出重点,然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字、词、句、段,通过查工具书、同学间讨论、问老师等方法来理解课文。 3.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往往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自读课外书籍,告诉学生读书的方法,如浏览,精读,或联系生活实际有选择去阅读。 (二)学贵知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也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由此可见,让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都有益处。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我们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敢于提问;教给学生各种方法,例如在知识的“生长点”和“结合点”上发现问题、质疑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