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网络语言的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论文摘要: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而逐渐出现的,是一些年轻人非常喜爱的语言表达形式。本文主要在对网络语言的分类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网络语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能够提高人们对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关键词:网络语言;认知语言学;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人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够运用互联网。网络语言就是人们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逐渐发明的,具有特殊的意义,所以更容易被人们记住并广泛应用。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通过从认知语言视角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能够让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本质和内涵有更深刻的了解。一、网络语言的分类(一)中文形式网络语言中有一部分是以普通汉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但是其实是通过和当下的某些时事新闻相结合而“赋予”了其一种衍生的意思,不单单是代表其字面的意思。其中一部分网络语言是汉语中原有的词汇,被网民赋予了新的含义,例如:“偶”指的是“我”,“稀饭”表示“喜欢”的意思,“吃瓜群众”表示不知真相的围观者。还有一部分中文网络语言是网友自创的,例如“菜鸟”的意思是“初学者”等等。(二)英文字母形式在网络中人们也常常会运用一些英文字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更快速的回复信息,人们常常会选择将一些词语用单词缩写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GG”是中文单词“哥哥”的缩写;“DIY”则是英文短语“Doityourself”的缩写,指自己动手制作;“Zzz…”表示睡觉的意思。(三)数字形式数字在网络语言中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一些是根据数字发音的谐音来表达意思,例如“88”是“拜拜”,“9494”代表“就是就是”,除此之外任意的阿拉伯数字都有各自不同的网络语言含义,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自由组合。(四)符号形式在网络中人们还常常会用一些符号和标点等组成一些特殊意义的符号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况,不仅能简化打字过程,而且这些符号也更为形象生动,如一些表示心情的笑脸符号、愁眉苦脸符号等。二、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网络语言(一)网络语言中的语音变异与认知隐喻根据对网络语言分类的研究可以得知,网络语言中存在着一些谐音词语,例如“3Q”是英文短语“thankyou”的谐音,这种网络语言表达方式更为简洁、便于拼写,所以很多网民都更喜欢使用,这种谐音网络语言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是一种隐喻的形式,而且是语音方面相似性的隐喻,通过利用二者语音之间的相似性,来模拟原文的声响,从而表达与原文相同的含义,“粉丝”常用来表达“fans”的意思,也是这种语音隐喻的表现。这些词汇的来源与产生并不复杂,并且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性,容易被理解并接受。(二)网络语言的词汇变异与概念隐喻网络语言中还有一部分是旧词新意,赋予一些原有的词语以一些新的、不同的含义,同一词语在网络语言中的含义常常会与其普通含义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例如,在一些网络论坛中,首先发表帖子的人常常被人们称为“楼主”,上一个回帖的人则被称为“楼上”等等。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这种情况是利用词语含义方面的相似性来表达观点,尽管二者之间具有相似性,但是所描述的物品含义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词汇的共同之处,在于文字与现实意义的虚拟化,通过一些普通的'字眼,既能体现一定的新潮化,又能使得其赋予一定的幽默性。(三)网络语言中的语法变异与认知动因网络语言中还存在着一些并不合乎语法使用规范的词语,例如“开心ing”、“严重同意”等。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存在这一种概念合成理论,这个理论中指出了语言的含义并不是简单的将各个构成元素的单独含义进行累加,而是应该根据其特点和语境等来确定其含义。例如,网络语言中的“严重同意”这个词,可以分解为“严重”和“同意”两个词语,其中“严重”是一个表达程度的副词,“同意”则是一个表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将这二者结合在一起则表示为“同意”的程度较深,更能体现发言者当时的心情。语言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同时语言使用者的认知程度、心理因素、使用语言的语境等都会引起语言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网络语言就是在互联网语言表达环境下,在无数互联网使用者所创造出来的,能够显示出其使用者的认知水平。尽管网络语言与一般语言在语法方面、表達方式方面、含义方面等都有较大的不同,但是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网络语言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所以不能对网络语言一味的排斥,而是应该在对其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有选择的使用,而且也不能因为网络语言的使用而忽视传统语法知识的学习。参考文献:[1]熊希,王斌.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语言对日常用语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7(16).[2]赵乐平.从语言学视角看国内外网络语言研究概况[J].新媒体研究,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