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穿长裤还是穿短裤》课堂教学实录湖北省钟祥市新堤小学陈慧一、教材分析本节活动课通过“穿长裤还是穿短裤”这个小故事,揭示“盲目从众”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比较突出的盲目从众的各种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积极地克服这种不良的心理倾向。二、学生分析小学高年级儿童意志行动的目的性和自主性逐渐发展起来,但是独立判断能力仍然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学生的行为目的性和自主性还是比较差的。表现为易受暗示,喜欢模仿别人的外部表现和行为动作。上述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较大,容易发生摇摆不定的盲从现象。因此,需要帮助他们克服这种心理倾向。三、活动理念遵循小学生认知事物的心理规律和年龄阶段内的个性特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掘学生自省吾身的潜能,以学生为本,通过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倾向。四、活动思路在这节活动课中,将巧妙的借用生活情景剧,充分采用讨论法,让学生明白应该积极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倾向,并能采取具体措施培养自己行为的目的性和自主性。预设四个步骤:(一)情景再现引话题(二)结合实际谈现象(三)分析现象说本质(四)明确目标触旁通五、活动过程(一)情景再现引话题师:李小明是六年级的学生,平时他不管做什么事,都想着要和大家一样。这不,为了穿长裤还是穿短裤,闹得自己十分尴尬,请看录像。(课件:播放录像)师:录像中的小故事是一种什么现象?生:盲目从众。[设计理念:立足教材并用活教材,把文字小故事改编为生活情景剧,通过情景再现自然引出活动话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二)结合实际谈现象师:其实生活中不乏小明这样的故事,请看一组录像(课件:播放录像——从众心态写真)师:谁说说录像提示的是什么内容?生1:第一个镜头,一个小学生和同学攀比,要家长买名牌衣服。生2:第二个镜头,穿牛仔服的女生学特长不专一。生3:第三个镜头,一种常见的口头模仿“哇噻”。生4:第四个镜头,不良少年学抽烟、装酷,加入犯罪团伙,误入歧途。师:根据录像提示,分四人小组讨论:你有类似的现象吗?你身边的人有类似的现象吗?生1:我看见别人买了新裙子,我也想买。生2:看着电视上人的动作很酷,我也想模仿。生3:妈妈看见别人烫了发,她也烫了一样的发型,可是不好看……(学生畅所欲言,用丰富而详实的事例进一步看清盲目从众这一普遍现象。)[设计理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片断,引发学生由此及彼,联想到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教学过程由看到议,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有效地刺激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三)分析现象说本质师:看来生活中不乏盲目从众的现象,请看两个讨论题。(课件:讨论题:1、为什么会出现盲目从众的现象?2、小学生盲目从众有什么危害?)师:请大家四人小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各小组的小组长收集本组同学的意见,并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最大范围地反馈学生的意见。生1:盲目从众的人没有主见。生2:盲目从众容易让人误入歧途。生3:会让同学们互相攀比。生4:不利于创新。……师:把同学们的发言总结为三点。(课件:小学生盲目从众的危害)[设计理念:由现象到本质,结合生活实例,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自主地拒绝盲目从众的心理倾向。](四)明确目标触旁通师:盲目从众对小学生如此不利,那么怎样做才能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倾向呢?(课件:怎样做才能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倾向呢?)本环节分两步走,首先根据讨论题,同桌讨论后明确应该怎么做。(课件:具体措施)师:克服盲目从众与乐群随和是否矛盾呢?克服盲目从众是否等于刚愎固执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尽量用具体的事例阐明盲目从众与乐群随和、刚愎固执之间的关系。生交流。师:我们不能盲目随大流,也不能固执己见走极端,不能在解决一种心理倾向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心理忧患。[设计理念:遵循明理而后导行这一教育理念,并通过话题拓展对活动内容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延伸,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而旁通。](五)课堂小结师:盲目追随别人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决定自己的行动,而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对于自己确信的目标,要敢于去努力争取实现,不要怕别人议论。另一方面,也不要固执己见,坚持错误。既独立自主,又谦虚谨慎,博采众长,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活动反思我利用这节活动课让学生明白了盲目从众的危害性,明确了该怎样克服这种不良的心理倾向。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我想说的是:我所应该关注的远远不只是40分钟的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如何,而是这节活动课能否让孩子们受益一生?能否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或无意识地拒绝“盲目从众”的心理倾向。这需要我长期的细心观察和适时地引导,这也是每个心理健康教师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