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8857502A(43)申请公布日2018.11.23(21)申请号201811111030.4(22)申请日2018.09.22(71)申请人华北理工大学地址063009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唐山湾生态城渤海大道21号(72)发明人索依娜宁学斌崔亮(51)Int.Cl.B23Q3/06(2006.01)B23Q1/25(2006.01)B23Q5/28(2006.01)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4页(54)发明名称一种计算机机箱生产用板材钻孔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机箱生产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计算机机箱生产用板材钻孔装置,其可以提高金属板材在工作台上的稳定性,钻孔完成后可以将钻头很好的拔出,防止金属板材随钻头向上提起,提高实用性;并且无需人工手拿手电钻钻孔,减轻人力,同时提高钻头的使用稳定性,提高钻孔效果,操作方便,降低安全隐患,提高使用可靠性;包括四组支腿和工作台;包括四组支撑柱、四组调节手轮、四组连接弹簧、固定环、四组固定杆、四组导套和顶板;还包括四组支撑弹簧、前齿轨、后齿轨、左齿轨、右齿轨、前齿轮、后齿轮、左齿轮、右齿轮、带动电机、前加强板、后加强板、左加强板、右加强板、压柱、四组支撑滑柱、压板、左拉杆和右拉杆。CN108857502ACN108857502A权利要求书1/2页1.一种计算机机箱生产用板材钻孔装置,包括四组支腿(1)和工作台(2),四组支腿(1)的顶端分别与工作台(2)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组支撑柱(3)、四组调节手轮(4)、四组连接弹簧(5)、固定环(6)、四组固定杆(7)、四组导套(8)和顶板(9),四组支撑柱(3)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板(9)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四组固定杆(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环(6)圆周外壁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并且所述四组固定杆(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四组导套(8)外壁一侧连接,固定环(6)位于所述工作台(2)的顶端中部上方,并且所述四组支撑柱(3)的底端分别自四组导套(8)的顶端穿过四组导套(8)的内部并伸出至四组导套(8)的底端外界,并且四组支撑柱(3)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工作台(2)顶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四组支撑柱(3)的外部均设置有外螺纹,并且所述四组调节手轮(4)的中部纵向均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螺纹通孔,并且每组所述螺纹通孔内部的螺纹与每组所述支撑柱(3)的外螺纹均可螺装配合,所述四组调节手轮(4)分别螺装套设在所述四组支撑柱(3)上,并且四组调节手轮(4)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四组导套(8)的顶端接触,所述四组连接弹簧(5)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四组固定杆(7)的顶端中部连接,并且四组连接弹簧(5)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板(9)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还包括四组支撑弹簧(10)、前齿轨、后齿轨、左齿轨(11)、右齿轨、前齿轮、后齿轮、左齿轮(12)、右齿轮、带动电机(13)、前加强板、后加强板、左加强板(14)、右加强板、压柱(15)、四组支撑滑柱(16)、压板(17)、左拉杆(18)和右拉杆,所述四组支撑弹簧(10)的底端分别与所述顶板(9)顶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并且所述四组支撑弹簧(10)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压板(17)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四组支撑滑柱(16)均位于所述四组支撑弹簧(10)的内侧,并且四组支撑滑柱(16)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压板(17)顶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压板(17)顶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纵向设置有上下贯穿的滑动通孔,所述四组支撑滑柱(16)的顶端均自压板(17)的底端分别穿过四组滑动通孔内部并伸出至压板(17)的顶端外界,所述左拉杆(18)和右拉杆的顶端分别与所述压板(17)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并且左拉杆(18)和右拉杆的底端分别设置有左把手(19)和右把手,压柱(15)的顶端与所述压板(17)的底端中部连接,并且顶板(9)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限位通孔,所述压柱(15)的底端自顶板(9)的顶端可滑动穿过限位通孔内部并伸出至顶板(9)的底端外界,所述带动电机(13)的顶端与所述压柱(15)的底端连接,并且所述前齿轨、后齿轨、左齿轨(11)和右齿轨分别位于所述带动电机(13)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并且前齿轨、后齿轨、左齿轨(11)和右齿轨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板(9)底端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前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带动电机(13)的前端连接,并且所述后加强板的前端与所述带动电机(13)的后端连接,所述左加强板(14)的右端与所述带动电机(13)的左端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