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陆地水与水循环钟祥市第三中学范拥华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陆地水体类型:陆地水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划分了不同的类型。按照空间分布不同,可以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按照水循环的周期,可以分为动态水和静态水。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水体的基本来源是大气降水。不同补给来源影响着河流的汛期出现的时间不同。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第三部分主要阐述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特别是海陆大循环对人类的意义。理解地球上的水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陆地水体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目前人类利用淡水资源的主要水体类型;潜水和承压水在埋藏条件上的区别。2、理解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与降雨量的关系,冰川补给的河流径流与气温的关系;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与气温的关系;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潜水之间的互补关系。3、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及其循环过程的意义。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灵活运用掌握的目的;2、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德育目标: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思想品德。(三)教学重点1、河流流量变化与河流径流补给类型之间的关系;2、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教学难点1、潜水和承压水的区别;2、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二、教学方法针对以上特点,采取如下教学方法:(一)教法:先学后教,启发式教育1、运用比较法,列表比较陆地水体类型、循环周期长短、运动状态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图片让学生了解承压水与潜水的区别(画出图表)。2、运用图文结合法,对河流补给的5种形式在流量大小、分布地区、补给过程、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列表比较。3、运用动漫画教法认识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二)学法:探究式、讨论式:根据目标教学的要求,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带着目标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列表比较、总结,尤其是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这部分内容。三、教学设计(一)导入:由钟祥每年冬季的“电荒”现象引出水资源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事。(二)陆地水体类型(用时大概15分钟)⑴教师先说明学习目标,然后学生用大约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勾画出重要数据,找出自己知识上的疑点,并整理出该部分的知识体系。⑵“陆地水体类型”略讲。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初中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图《地下水示意图》让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两种分类,按照空间分布不同,可以为地表水和地下水,按照水循环周期,分为动态水和静态水。并根据提问的具体情况补充资料或补充问题,对重难点进行突破。如对于承压水和潜水的区别,先让学生观看承压水和潜水的图片再比较。①潜水和承压水在埋藏条件和水源补给方面有何不同?②图中三口井的水情,说明自流井的形成原因等问题,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三)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用时大概10分钟)1、“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内容较抽象,要采取直观形象的图示法,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以设问的形式进行“启发式教学”,按先后顺序给出三幅河流流量曲线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回答相应的问题。①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是②河流流量变化的规律及原因①该河流可能位于我国的什么地方②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是③夏季径流最大的原因是④1、2月河流断流的原因是⑤4、5月为什么气温较高,但流量较小①该河流位于我国的什么地方②该河流3、4月流量较大,形成,原因是③7、8月流量最大,形成,原因是①全年都比较稳定的补给是②该河流位于我国的什么地方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水。反之,湖水或潜水补给河流水。小结:河流补给来源补给类型补给特点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大气降水最主要,对径流影响最大,降水集中于夏季,流量增大东部季风区积雪融水春季积雪融化,流量增大,形成春汛我国东北冰川融水冬季气温低,断流;夏季气温高,径流量大我国西北地下水普通而稳定普遍湖泊水稳定源头:补给作用非源头:调蓄作用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长白山天池和长江中下游地区2、联系实际,进行知识的延伸和运用。①教师提问:在《红楼梦》六十九回中秋桐说:“我和她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冲了她?”对照此话回答,“井水”真的不犯“河水”吗?用所学地理知识加以分析。②学生讨论:用上述原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修建人工湖泊——水库防洪等)(四)水循环(用时大概15分钟)该部分知识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因此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