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5926533A(43)申请公布日2023.04.07(21)申请号202211601926.7(22)申请日2022.12.13(71)申请人浙江英科水墨材料有限公司地址314300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澉浦镇长青路(72)发明人刘润林连坤鹏(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301专利代理师孙梦园(51)Int.Cl.C09D11/107(2014.01)C09D11/102(2014.01)C09D11/03(2014.01)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6页(54)发明名称复合乳液型水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复合乳液型水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复合乳液型水性油墨的制备方法为先称取重量比例为10~30份的色浆、30~50份的中性自交联核壳结构丙烯酸乳液、5~20份的阳离子型含氟异氰酸酯三聚体‑聚氨酯‑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乳液、1~2份的助剂以及10~20份的去离子水,再搅拌均匀,即得成品。本发明可利用中性自交联核壳结构丙烯酸乳液和阳离子型含氟异氰酸酯三聚体‑聚氨酯‑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乳液进行接枝复合制备水性油墨连接料,从而得到具有快干功能性的水性油墨,有效解决现有的餐巾纸用油墨耐磨性弱、防洇色性差、干燥慢和印刷适性差等问题。CN115926533ACN115926533A权利要求书1/3页1.复合乳液型水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称取重量比例为10~30份的色浆、30~50份的中性自交联核壳结构丙烯酸乳液、5~20份的阳离子型含氟异氰酸酯三聚体‑聚氨酯‑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乳液、1~2份的助剂以及10~20份的去离子水,再搅拌均匀,即得成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乳液型水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和蜡乳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乳液型水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自交联核壳结构丙烯酸乳液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S1)原料称取:称取重量比例为150~350份的丙烯酸类单体、10~30份的交联单体、5~15份的复合乳化剂、0.3~3份的引发剂、0.5~10份的中和剂、40~80份的有机溶剂、50~200份的去离子水、1~3份的pH缓冲剂、0.05~0.2份的链转移剂、1~5份的交联剂、0.05~1份的分子量调节剂和1~5份的氧化还原引发剂;其中,所述复合乳化剂包括重量比例为3~15份的阳离子淀粉、12~18份的阳离子乳化剂和15~35份的非离子乳化剂;S2)核预乳液的配制:将20~33%质量的复合乳化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再加入35~55%质量的丙烯酸类单体并搅拌分散至形成稳定的乳化液,即得核预乳液;S3)壳预乳液的配制:将20~33%质量的复合乳化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再加入交联单体和剩余的丙烯酸类单体并搅拌分散至形成稳定的乳化液,即得壳预乳液;S4)核壳聚合:将PH缓冲剂、分子量调节剂、去离子水、中和剂、有机溶剂、链转移剂和20~33%质量的复合乳化剂分别加入反应釜中并搅拌均匀,加入5~20%质量的核预乳液和10~40%质量的引发剂水溶液并升温至80~85℃,待出现蓝相后在搅拌下逐渐滴加10~40%质量的引发剂水溶液和剩余的核预乳液并在1~1.5h内滴完,再保温0.5~1.5h,在降温至70~80℃后在搅拌下逐渐滴加壳预乳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水溶液并在0.5~1.5h内滴完,再在升温至80~85℃后保温0.5~1.5h,接着加入氧化还原引发剂水溶液,再在升温至85~90℃后保温1~1.5h,最后加入交联剂和剩余的复合乳化剂并搅拌均匀,即得中性自交联核壳结构丙烯酸乳液。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乳液型水性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性自交联核壳结构丙烯酸乳液的原料选择如下:所述丙烯酸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α‑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腈、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和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交联单体为双丙酮丙烯酰胺、二缩三丙二醇双丙烯酸酯、羟甲基丙烯酰胺、羟乙基丙烯酰胺、乙氧基丙烯酰胺、丁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阳离子乳化剂为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非离子乳化剂为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烯丙氧基聚氧乙烯醚和烯丙氧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氰、一叔丁基过氧化氢、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和二叔戊基过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中和剂为氨水、三乙胺、2‑氨基‑2‑甲基‑1‑丙醇,N,N‑二甲基乙醇胺和氢氧化四甲2CN115926533A权利要求书2/3页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