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现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内容提纲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2025”提出,给江苏制造业带来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随着着经济构造明显扩张,江苏制造业产业构造持续改进,重要体现为:重工业主导趋势明显,工业化限度持续提高。所有制构造调节完善,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科技经费投入稳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行业构造优化趋势明显,区域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公司规模实力持续提高,骨干公司支撑作用增强。当前江苏制造业面临重要问题重要有:制造业大而不强,产业层次整体不高;自主创造能力欠强,外部环境影响加深;产业布局不合理,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大;溢出效应开始显现,老式制造业优势逐渐消失等问题。为此提出政策建议涉及:强化政策扶持与引导;构建合理人才队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信息化改造;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注重品牌质量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2025”提出。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来,其核心是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和农业机械装备等十大领域,其要旨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最后落脚点是履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2025”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欧美制造业复兴和要素成本上升背景下生存之道,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发展、跻身制造业强国涅槃之举一、江苏省制造业发呈现状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工业经济体量位居全国第一,制造业增长值增幅平均高于10%。江苏(营业收入)百亿工业公司超过100家,达到500亿公司超过10家,达到千亿有7家。当前,江苏制造业产业集群初现,专业化协作配套限度较高,但辐射能力有限,制造业对中心都市周边地区带动影响力不强,难以有效构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增长速度较快,但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值占制造业比重低于上海、浙江,更是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水平;竞争优势单一,占制造业主导地位重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层次亟待提高,与制造业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投入力度不大,产学研结合层次不高,科教、人才等方面比较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远低于装备制造业强国。(一)重工业主导趋势明显,工业化限度持续提高。-,江苏制造业霍夫曼系数呈逐年下降之势,由0.49下降至0.38。依照对江苏轻重工业架构演变过程综合判断,当前江苏正处在重工业深化发展阶段。(二)所有制构造调节完善,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一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产值占比下降,但运营质量明显提高。-,江苏国有及国有控股制造公司产值占比下降9.7个百分点,但实现利润增长79.9%。二是股份制经济焕发生机。-,股份制制造公司产值年均增长26.7%,高出制造业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三是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热情不减、民间投资体现活跃,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三资”、民营制造公司单位数比分别增长5989家和25755家,产值较分别增长1.8倍和2.1倍。(三)科技经费投入稳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江苏大中型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543.3亿元,较增长2.2倍;R&D投入强度达1%,较提高0.1个百分点。科技投入增长和创新能力提高,推动了以技术、知识密集为特性高新产业迅速发展。,江苏规模以上高新制造业公司单位数、资产和产值占比较分别提高1.5个、4.4个和4.3个百分点;-,高新制造公司产值年均增长27.0%,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四)行业构造优化趋势明显,区域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在总量扩张同步,江苏制造业行业构造发生积极变化,详细体现为:前10大行业产值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行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装备制造业产值比重提高6.6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产值比重下降4.9个百分点;行业区位商(LQ)提高,区域竞争优势加强。,江苏制造业区位商达1.19,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65.3%12个行业区位商(LQ)不不大于1,专业化限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五)公司规模实力持续提高,骨干公司支撑作用增强。,江苏规模以上制造业公司户均拥有资产9445.6万元,户均实现产值1.4亿元,户均创造利税1393.4万元,较分别增长33.3%、42.9%和105.2%;百强制造公司(按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100户)实现产值18158.2亿元、利税1828.8亿元,占规模以上制造业比重分别为20.6%和和20.7%,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公司73家,较增长50家,沙钢集团、仁宝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