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培养质疑能力引发自主探究获奖科研报告论文00G632000B001002-766113-103-02“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一旦有了疑问,就会去主动思考问题。学生只有主动去探究,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引发自主探究,谈几点体会。一、如何激发学生质疑?1、开端——在新课的引入处激发。在新课的引入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的认知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直接揭示课题,问学生:“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欲望,学生问:“什么是分数?分数有什么作用?分数是怎么来的?分数与整数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脑子中有了这些问题,在下面的学习中就会不断思考这些问题,并进而不断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学生在认识分数与己有知识基础之间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学生急于想知道分数的有关知识,并进而激发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知识。2、发展——在新知教学的关键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的反思与质疑,在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达到对新知的再认识、再建构。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当学生归纳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问学生:“你对这句话还有什么想问的?”学生提出了:什么是“单位‘1”,“若干份”是什么意思?“这样”指的是指前面的“若干份”还是指后面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教师随即把问题还给学生,让其他学生思考回答,以达到加深理解知识,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引起了对分数产生的再认识,促使对知识的反思与整理,当教师把问题还给学生之后,学生在主动探索、主动解决问题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的再建构。3、高潮——在练习难点处激发知识难点的解决是整堂课教学的关键,在难点处质凝问难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更便于把握知识脉络与层次。如在教学《分数初步认知》之后,设计了一个判断题:图中表示方法对吗?学生一致认为是错的,教师进一步提问:“针对此题你有什么想问的?”生1:假如用1/2表示是对的,阴影部分怎样表示?这个问题其他的学生很快作了正确解答。生2:阴影部分大约占整个三角形的几分之几?此问学生之间产生了不同意见,一种认为是1/3,另一种认为是1/4。教师适时引导:能用什么方法把对方说服呢?这样一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促使学生努力去应用所学的知识说服对方,在说服对方的同时,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成功的满足感,更加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与动力。4、深化——在课堂总结处激发。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对思维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其实质就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而学生的自我评价则是“元认知”理论的集中体现,因而在课堂总结时,不仅要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作出判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在每节课结束时都追问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这样使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学生的脑中实现了再创造,同时在再创造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问题,并进而引发学生需要深入的探索才能解决新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元认知”水平。二、如何应对学生质疑?1、师爱——激发学生质疑的先决条件。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一名教师只有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才能使学生对你所教科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对老师所提的每一个问题都积极思考与探索。学生的每一次质疑都是一个进步,当然这个进步有大有小,即使有时看起来让人哭笑不得的质疑,教师也要以关爱学生的眼光与语言去肯定、鼓励他的质疑价值。他们才能以更大的热情、更专注的心去主动探索、去主动发现。2、师导——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保障。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的引导相当重要。只要我们教师在理念上认识学生,在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把学生推向前台,教师退居幕后,充当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留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与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参与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合作、交流,实现数学再创造。三、如何解决学生质疑?1、基础——解决质疑的前提。问题解决必须信赖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如在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当学生提出质疑:“最大公因数是把除数相乘,最小公倍数是不是把除数和商都相乘呢?”教师马上引导学生:“你能根据已学知识与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形成共识:“可以用说明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来说求最小公倍数。如找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先用逐个寻找的方法找出12和18的